2001年9月15日 星期六

20010915「兩性教育」課程



915日,「兩性教育」課程中,討論到兩性「傳統到現代性別角色的轉變」時,對於大多數所提到的中國傳統觀念,總會令人覺得「男女不平等」。而社會上所顯示出來的現象,也正是如此。果真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所帶來的是這種看法嗎?不妨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看看。
文字語言的傳承,若單看片面之詞,不免令人有誤解:語言的出現,不僅須看場合,發言者的對象,甚至於是發言的時機,而言語的「言外之意」、「雙關語」等述說者的本意,更是難以在幾百年、幾千年後的今天來揣測,所以一些古代聖哲所流傳下來,到了一般大眾耳中口耳相傳的觀念、俗語,它們的真實性不免讓我們要心有疑問,舉個例子:
1.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2.三從四德
3.男尊女卑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也都不認同:父母是人,人都會犯錯。而這句話的出現,讓許多的父母在做錯事的時候,可以用來做為擋箭牌,不只是讓自己的子女能夠順從自己,也為自己的錯誤有合理的解釋。但這不僅讓人不能心服,也為古人所留下來的言論,大打折扣。
然而,我們看到流傳至今的古籍,對「守分」的推崇。以此來說,我們可能較能明瞭,因為這句話從父母口中說出來是「護身符」,若從子女口中說出來,我們可能就知道這是子女對待父母的最高心境。

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及婦德、婦言、婦紅、婦容,亦是大家所熟悉的。也因為這些觀念,帶給了現代婦女們覺得受到歧視而要爭平等。但是,古代受教育的大都是男性(婦女們則一生以感情為依歸,在家相夫教子),而「大學」中的八目中也明確的指出以「修身」為本,若是以「三從四德」的教授,對男性而言理應是:
為人父者,自己如何進德修業,讓子女能有榜樣學習順從,
為人夫者,自己如何端正品德,讓妻子能夠崇敬隨後跟從,
為人子者,自己如何精進學業,讓母親能夠安心有所依從。
而不是向外來要求女人應如何做、如何從。

「男尊女卑」若這句話出自男性之口,會令人覺得是「大男人主義」、「重男輕女」,而果真是出自女性之口,那就要令人讚嘆女性的包容、謙卑、慈愛之偉大心性。

我們不能因為現在的人濫用古聖人的話而責怪古人所留下來的言語,或許我們更應思考幾千年來我們是否真正的、合理的運用了中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