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car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car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31日 星期六

婚姻是墳墓?不知婚姻也造就英雄

現在社群網路一堆,有些人喜歡發表自己看法、言論。偏頗的想法、奇特的觀點,或是給與那些錯誤者「支持論點」讓原本在選擇叉路上,指引那些不知所措者選擇了那不正確的路。

這兒就來談談「婚姻」,結婚:

這左方是在Dcard社群中出現在我列表所看到的,就如同其他的軟體般,也許是「文章多」、「話多」、「關注」的人多、亦或是「花錢」、「會員」、…等。總之與商家廣告收益有關,無關乎其他仁義道德、社會教育、觀念對錯、理由觀點、是非明辨、…。

「出軌」「離婚」本來就不應該是常態。

結婚那時的風風光光、花費巨款、張燈結彩、眾告親友、…,最後還「誓言」。沒幾年就落得兩散分離,原因卻是「不合」?工作勞累?男人劣根?男人本性?以此為由來為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在我面前根本說不通呢!要麼就不結婚,既然結婚了,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藉口,想逃脫自我的譴責,沒有承擔的肩膀,可惜身為男人了!

如何成為婚姻的英雄?
婚後六年左右,岳父過世了(2011年),又過了八年岳母過世了(2019年),岳母的喪葬過程中瞭解不少也算是主要的操辦,記得在岳母離世那天她曾說的話「我沒有父母親了」。每每在節日時妻子雖想要堅強,但總會想起了沒有雙親(過世),看她流淚哭泣;亦覺得世上孤身無親、無依無靠又無助的「孤單」而傷懷傷感傷心(註)。

此時,就該是英雄出場的時候了...

「誰說這世上你沒有親人.我就是你的親人.你唯一的至親親人.你的依靠靠山」

這句話,有誰可以說得出口?
又有誰的婚姻撐到對方的雙親都不在了,才有機會說這句話?

多得是那些「荷爾蒙」作祟「癢」的人。還是勤於學習西方「七年之癢」的說法.認定為正常狀況?也難怪,世上再無英雄。

再說,左方這些想法我沒有過嗎?我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聖人,當然有。但也要在「出現問題時」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解決?之前文章寫過了。
我沒有七真子傳中的「劉處玄—長生子」在煙花院內不受染之力,然要破除這「情色」的法門也算是有不少方法的,找到自己的方式來去除它,才有可能說出上方的那句話呀!



(註):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這句話猶如沒有父母,其實就是另一種闡述的方式,又有誰真的瞭解此深層的意義。多數的人都等不到女方的父母真的去世不在就離婚了呢!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誠信。你的何意?我的「誠信」此記!

 「誠於中,形於外」誠由行為舉止來觀察其態度,表裏如一,亦即坦實,坦蕩面對,與心相關,是謂「誠心」。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對自己的優缺點皆能接受,此為誠也。

信,人言為信,信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

已經走過的歲月會有信念知道何為正確、何為誤會,此種誠信無法隱瞞,也無從隱瞞,會通靈的算命仙都可以斷言算出。

現在之信,依照過去的修正而持續驗證而生信心,佛家也有所謂的信愿行證,重覆不同的路程而得到相同的解答,就能知道答案的正確性。

未來的信,是依過去修正、現在驗證而對將來有方向的肯定。而信是往自己信念、信心、正向的方向前進。若是不確定、不修正。這個信就是賭。

以上談的是自己

對他人誠信的判定亦是如此。但常有人被誤導,賭,就是對信的誤用。因為對錯誤的事情來說信,就是詐騙的手段,用言語文字令人對不合理的事來認同,這就不是信了

以上

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家事?你不轉,我轉

2022年開始,不再要小孩幫忙家事了!
原本以為要讓小孩學習,結果她們得到的多是被糾正、指責的聲音。本來的學習用意以及要讓小孩有歸屬感的,反而沒有!

國中階段,算來也三年多了!從洗碗、倒垃圾、擦桌子、家中的整理、以及對自己衣服的曬晾及收放、洗米煮飯、炒菜、…等。這糾正、指責的,常聽到的是「快去」「又忘記」「拖拖拉拉」。回應的也常是「等一下」,到最後卻沒有完成!

或許是眾多的外界吸引、課業多,使得交代的事情未能完成。但是,最終得到這負面的言詞!其實自己說這些話,聽在心裡也不舒服。

你不想做、忘記做、拖拖拉拉,我看不慣那讓就通通都讓我來處理了

回想以前的日子
1、洗米:那是沒有精米(洗過的米)的時期。洗個米要個把鐘頭,米中的小石子多的是,若沒洗乾淨,吃飯咬到不僅自己不舒服,也會被罵,吃米飯倒不如吃粥來得好,吃其他的也行。那時心中就在想,怎麼洗米就這麼辛苦,不知有沒有不用洗的米呢!當時剛出這種精米時,也超興奮,家中買米時都會看一下買的是那一種的!

2、洗菜:炒菜之前要洗菜。根莖類較好處理外,葉菜類就需要費時了。要將菜蟲「完全」去除,那要花多少的時間來處理?人口數的多少也決定了這洗菜的時間,這洗菜的時間也決定了乾淨的程度。
記得有一年在鄉下代理導師,剛好午餐秘書要師長宣導一些訊息。其中一項「餐點內有蟲要反應」。也這麼剛好,中午就有同學發現了蟲「馬上反應」。我對同學說明了洗菜的狀況,雖仍向兩位廚房大姐反應此事,但也表明了量力為之。
「專門來找蟲蟲」、「不小心看到的」、「看到有同理心」、「看到毫不在乎」這都是不同的心態。

3、交代:家中長輩咐囑的事總是牢記在心。眼睛看多了、耳朵聽多了、常放在心上,那做事的時候就不會問東問西。長輩雖只看到「結果」,最終不是盡善盡美,但也可以接受。自然而然學習到的事就多了!

沒有環境。這有如「要求」的學習,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現在收回了這些「家事」的處理。
洗碗時,小孩有時來幫忙擦一下桌子,我就說了一聲「謝謝」
垃圾車來了,小孩偶爾幫忙拿出去倒,就說了一聲「好乖」

這感覺,或許不一樣了!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原來如此。婚喪喜慶。

看到 #結婚版 有談到聘金、嫁妝、…。各地習俗所謂的大禮、小禮。怎麼來的?
這喪事之時,也有白包、花圈、…。怎麼來的?
喜慶之事,如:入厝。也有宴請賓客,收紅包。生子也有收紅包!怎麼來的?
=====

這些所謂的習俗,現在看到的就是如此?怎沒人想是怎麼來的!
現代現在的人,對這些習俗有了反感、抗拒、不滿、…怎麼還會流傳如此久遠?
我說,這肯定是,利益熏心,走偏了方向。
不妨想想,如何的起源才是「合情合理」呀!
=====

我說
婚姻是人生大事,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家中父母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子女準備擺宴收禮金,就是為子女未來的日子籌些生活費,由聘金、嫁妝也是長輩備給子女的。不是長輩自己收下放在自己身上的!這多少的決定若壞了親事,怎是原意?

喪事,亦同。讓此過逝之人,能順利在最後一程有個美好的結局!

入厝,這以往的宴客也是收紅包,就是給這屋主小小的金錢幫忙!

生子,亦同。

=====

原來是要幫助這些親友跨入不同階段的事。又怎麼會惹來這麼多的是非呢!

真的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論微積分無有用

於Dcard發表之文章回應

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35668021

此為微觀基礎點

歸納推演聚點圓

門外空談門內事

多說自暴站階前

生兒育女父母名

於Dcard中的回應

有心有受愛成形。 是學無私父母名。 誰能空口談慈親。 歷經是判心天井。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男女生的界「線」

 

誰有界限誰無限。日常言行場合面。

知己知彼戰百勝。亡屍腐形爛嘴先。

.

身材性感 衣服裸露 時間會證明

內涵有無 舉止言談 態度表真心

故意 有無 看我看汝

無意 是誰不小心 記得曾經

吾 上月某日 吃何點心

去年前年 童年 突告白了情

仇恨不適 千萬秒經 當時可曾示

面露 眼情 退步 言訊

行 於前 於後 經

狗急跳牆數尺 火燒屁股抬物 荷爾蒙

熱戀 昏暈 這會兒 那會兒 誰評

男女 不如回到相親

或有真情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想要早起開鬧鐘

寅末鬧鈴擾睡夢 只聽某男罵聲瘋
欲甦意志力未足 穢言何遇苦事逢

四點三刻 鬧鈴響徹 叫醒他人交惡
美夢被擾 起床氣毛 無有理智嘴糟
起不來 鬧鐘嗨 花錢浪費
吵鄰里 惡緣起 冤枉火予
生理 有時鐘 上天賜予凡中
提醒 何時 欲起身
自然醒 眼睜 人們 何曾試聞
常做 是信心 
自信 增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20210110顛倒夢想自省例-詩

長者不分男女嬉。幻見滿屋美女幾。

左擁右抱實堪慮。顛倒夢想自省例

.

老來失智 男女不分 動手動腳常見

談笑風聲 公私混沌 潛在意識出巡

年輕 追尋著這 有無 內心刻痕

性向正常 誰偏 有色無膽 誰盲

有家室 無成家 角色立場

為一人 為一群 難免異常

爭端 異性 親臨身旁

看在眼 聽在耳 常思於我心房

 

酒醉失態 是 暫時

長年失智 永遠 是 

最後 看看他人 想想自己

想成為怎樣的人 就做怎樣的事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原來如此。04婆媳中子夫的角色

發表在Dcard的文章

本編綠起:「談三從四德與女權」「談無後為的大公婆媳婦關係」,此為最後一篇與此相關的想法與解析

回想自身家中發生如此的事,剛好電視劇正在播出「三明治先生」也就是2008年之時。每個家中若「婆媳」若沒有警覺到歷史輪迴的苦果而受到此惡力的牽引,於此中的男性;婆母之子、媳婦之夫,同一人所處立在不同角色的身分,也就必須嘗到這被夾擠之滋味! 於此,自己試著以分析來看待身為男人的立場 一、合理的判斷 有人說家人不應以理為優先,要談情感,但不以理為先,自己站不住腳,選擇的結果就難以說服自己。所以是必須是「理為裡,情為表」。若無法判斷是非對錯的人,或是沒有自己想法者,內心無主幹,也就無所適從。 而男人心中有主見,表現在外的行為就可以隨機應變。解決的方法也就應運而生;言語、應對、另起爐竈、搬家、…等。都將只是萬種法輪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宜適切的方法之列。若 全「盲從」的為母。或以孝為由、或以母為親、或以天下無非父母言。 全「盲從」的為妻。或以未來伴、或以妻美粧、或以英雄難過美人關。 那就不是讀書人、男人了! 故在爭執失去理性、無理、不明理、情緒失控、情感勒索、情理法的選擇時 對妻子無理之處,言行應對有情之外會有導正之效。 對母親無理之處,言行應對有情之外會有諫正之功。 二、選邊站的立場 母親這方是有血緣關係的,它是無形的、無法根斷的。選不選母親這邊,它都在,那又何需加強它! 妻子這方是如何連結的?情感?只短暫?願長久?承諾?伴侶?…。男女牽連的紅線關係、關連是容易斷的,不加強彼此的溝通契合,紅線無法粗壯長大,斷也就成為必然的。 從來看到的都是因婆媳之爭而「離婚」,未有因婆媳之爭而「斷親」的。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原來如此。03談無後為大的公婆媳婦關係

 發表在Dcard的文章

本篇緣起:前篇「談三從四德與女權」之延伸

就三從而言,從父、夫、子。沒有談到孫。 對婆媳關係而言, 婆之夫為媳之父。 婆之子為媳之夫。 而媳之子為婆之孫。 由上方三者可以知道,這媳婦生子不生子關婆婆何事? 但是,對媳婦而言,就有關係了。這是媳婦未來的寄托呀! 到底說來,這原本應該是長輩對子媳後輩的關心關愛,是對媳婦未來依附的擔心、掛心。然而,卻被那「有心人士」扭曲成為「要求」。要求這、要求那,要求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狀況,這不就是落入了佛家所謂八苦之一「求不得苦」了嗎?施加苦與別人,又豈是明理人、長輩長者,亦或是真正的讀書人、儒士所為?

原來如此。02談三從四德與女權

表在Dcard的文章 

本篇緣起:妻子的父母親皆過世。有感!


何謂三從?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何謂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這兒,我們不談四德。就談談三從!

首先,「從」的意思是什麼要先知道。它有不少的解釋,找找字典就能知道,而要選擇那個意思,就需要「智慧」。
選對的人才是讀書人,選錯的人應是機巧人。
我說:它是依附之意,而且是心情的依附,情感的依附,即所謂的內心層面的寄施與歸屬。和現在所謂的「順從」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何這麼轉變?這就是因為不明事理、既得利益者及旁觀者有樣學樣所洗腦而來!
話說,心情、情感的依附、寄施,不就是如此的自然嗎?父親給的威嚴保護感、夫壻給的安全感、及子嗣給的晚年傳承延續安慰感。
又怎會有這「聽從」「順從」的意的解釋!只有不明事理者才會依此而隨之附合這種不合自然的意思!

男女子們同理一下,正常家庭中
小時生長的過程中,父親的地位是?
父母都過世了,出嫁的女子怎辦?未出嫁的女子怎辦?
出嫁的女子丈夫過世了?這婦人怎辦?

從父、從夫、從子。「從」又怎麼會只是「順從」這麼表象的意境呀!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原來如此。01萬聖節與燒金紙?

 遠見雜誌:台灣各校瘋狂慶祝萬聖節,能讓孩子學到國際觀?

網路Facebook上(同步發表在Dcard的文章)回應了這篇,結果

慎終為喪追遠祭。
古燒金紙知真諦?
五行於此獻亡取。
自補不足善行屨。

更+++解釋
「慎終」是喪禮,「追遠」是祭祀。
古時候留傳下來的燒金紙,我們知道用意嗎?
它(燒金紙)是具有全部的五行(紙為木源,燒為火,灰為土,貼金鉑,最後燒完澆以水)
這是生者替死去者準備的隨身物,令其自取其自己有少損者。而讓死去的亡者能順利的走完最後一程!(因為生活環境的保護需要改變,往後,我們也可想到更好的方式)
=====
看懂了嗎?
==========
回應一:可以好好說話嗎
==========
文字語言本不同。
溝通有異知趣濃。
知此知彼是意欲。
懂不懂得得識逢。

更+++解釋
文字與語言本來就不同
溝通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也才有這不同的樂趣
知道這文字的意思,知道語言的意思,是各自有它們的方式。
懂得、不懂得「文字」、「語言」所表達的意思。也只有真正的相逢知道意欲的表達才知。
==========
回應二:貼圖
==========
聞斯行諸言相同。
因人而異解二重。
對牛彈琴亦如是。
知與不知調詞擁。

更+++解釋
「聞斯行諸」同相一句話
但是兩個人聽到卻有不同的解釋(古書有,請自找典故)
對牛彈琴也是如此
知道、不知道,只是在字詞、曲調的分別!
(牛雖不知詞,但可以知調之優美與否)
==========
回應三:沒有關係 反正我都沒在看
======================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佳節思親。節日有啥意義?

發表在Dcard的文章

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節日在任何國度、任何國家都有。它,有的真實古老,有的虛幻神話,它有意義嗎?它有存在的意義?

那是因為真正的用意已為人們所失。久而久之,忘卻其中的真諦。

這兒,就再來談談緣由何謂也!

==========

爸爸回家吃晚飯」運動是在1981年發起,時省主席為林洋港,用意在家人在為經濟努力之時,別忘了和家人一起團餐,而能共同用餐就是家庭凝聚之力。這是當時!

 

人與人的相處,有的日久生情,有的日久生怨,有的嫌鄰思遠,有的疏近親遠。這些人之常情,不管如何的對待。若心有嫌隙、有疙瘩,就無法坦蕩。溝通是方法,有的須明講,有的只需暗示,釋嫌、解節,也就柳岸花明了!

同甘共苦的相處是家人力量的凝聚,先後順序是「共苦」而能「同甘」。

單單的一人「苦」,而讓一群人「甘」,這就是誤解!

就節日而言,春節(元宵)、端午、中秋,國外也有聖誕感恩、嘉年華、遊行、…等。國外的就不談了,談一下較為熟悉的三節吧!

春節(元宵)、端午、中秋,它們的共同點是:

1、都有特別的餐點,餃子、棕子、月餅!春節的各項食品就更多了!

2、備料是需要長時間的、需要人力!

 

民以食為天,從食來連接人們之間的關係是便捷的,也最有效。

家人大夥兒在節日快到時,一起準備餐點,一起忙於備料、蒸煮、祭拜、…等。過程中的「共苦」就是凝聚力。

記得小時,不僅僅是自家人,它是連左鄰右舍的婦人們都會聚集在一起為節日準備這些食物的。是真的是在過節日!也還記得那年過年的貪嘴,在年粿剛好蒸熟時就來試吃,老媽以筷子挖了一小塊,因怕軟趴趴要掉下來用手指去接時的燙手,被大夥兒言語教訓,雖沒有大傷,但在心嘴兒都甜!

而若這些程序只是一個人來做,也就「毫無意義」了。累死了一個人、「苦」了一個人,其他人則是享用,「甘」了誰?又怎在過程中,有彼此的溝通,有共同的經歷,創造共同的回憶?

所謂的「團聚」也只是虛有其表的聚在一起罷了!

 

佳節過程有了經歷的傳遞、指導。

思親也就必然的了!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窗簾繩子解密!窗簾向兩端開。修正為向中間開。

家中的窗戶算是大的,大太陽之下,陽光是很曬的。
在剛搬家時,窗簾的公司那時有問:
1、要裝向兩側拉的!要裝向中間拉的!
2、長度要到那裡?等!

那時不明白他為何這麼問,也沒看過「向中間拉」的,就以一般的方式來安裝,經過了幾年的經驗總算知道那種對我是較適合的!
原來的向兩側拉,要改成向中間來,在網路上找不到相關影片,就自己動手來解密了!
窗簾繩子解密!
窗簾向兩端開。修正為向中間開。看來我也可以自己來施工安裝了!

窗簾的修正!有時間再來拍影片吧!
一、最重要的是繩子的走向,如何?它是連結成一個簡單的圓而已。
二、軌道就是「單行道」「獨木橋」。
三、英文R、L、r、l、表示窗簾的帶動鐵片頭
四、窗簾的帶動鐵片頭R、r與繩子下(上)方連接。窗簾的帶動鐵片頭L、l與繩子上(下)方連接。
五、而C是一個軌道外方的重物。作為為何?
在繩子拉扯的過程,原來軌道中的繩子會跑出軌道外,這重物只是將繩子拉緊,方便整體繩子的運作不互相干擾!
六、以圖二的大圖來說明。
1、向兩端開
(1)、拉A,窗簾R、L會向中間移動,中間碰到就停了。
(2)、拉B,窗簾R、L會向兩旁移動,碰到邊邊就停了。
(3)、看這R與L的距離,約略是「桿的長度」。以線的長度來看約為桿長!
(4)、微調的技巧,不好寫(略)

1、向中間開
(1)、拉D,窗簾r、l會向中間移動,中間碰到就停了。
(2)、拉E,窗簾r、l會向兩旁移動,碰到邊邊就停了。
(3)、看這r與l的距離,約略是「半桿的長度」。以線來看和原來的一樣,只要改變方向即可!
(4)、微調的技巧,不好寫(略)


圖一圖二

 

教育。老師教了什麼?擔心!

發表於Dcard的文章

小孩的教育是重要的!看到國中小教師,每次教完學生,

字寫錯了,拿橡皮擦(立可白)將它擦去,再寫成正確的!
數學算錯了,拿橡皮擦(立可白)將它擦去,再寫成正確的!
選擇題選錯了,拿橡皮擦(立可白)將它擦去,再寫成正確的!
…錯了,,拿橡皮擦(立可白)將它擦去,再寫成正確的!
為的是做什麼?
1、保持書本乾乾淨淨的!全是對的。
2、受檢,檢查時,表示教師有教、有叮嚀、有要求?
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妥的。
為何?
因為,表面看到的是正確的,學生自己是如何錯的,不知!
現在不知,未來不知,重複錯誤了也不知,到最後學生對自己的錯誤沒法糾正。
被發現就是掩飾自己的缺失,被看到的是對的,自己也認為是對的。
也就,完全不知道「錯在何處」!
當學習養成了這種習慣,對於人生的態度,「潛移默化」就如此了!
==========
小時,我的教師是嚴格的,錯一個字,會在字的上方打個「 ╳」,然後就規定要寫一行。
之後,仍在字的上方打個「 ╳」,但要在旁邊寫上正確的。
錯的不能擦去!
真的無法想像現在「橡皮擦」的用量是如此的頻繁,「立可帶」、「修正帶」的用量是如此的多!
這種「戴面具式的修正」,會與「真正用心在比較過後的修正」。下一次同樣的問題再來臨時,不知那一種不再犯錯的方式較有效?
還是只是養成「好面子」「不認錯」的表象習慣!
==========
我的認知是:
對於原來的錯誤,「絕對」不可以擦去重寫!
為何?
1、擦去重寫。打個「 ╳」叉,或「○」圈起來,的意思是什麼?字已經改了嗎?經過長年之後,還可以知道「前因後果」嗎?
2、正確的寫在旁邊,可以判定自己的錯誤為何!「對」「錯」的比較之下,就可以建立找喳糾錯及有判斷能力!
3、如何修正,是要依靠原來的認知是什麼,才能根治,否則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怎麼會想要改正、修正?
4、國文如此!數學如此!各科都是如此!
5、不怕面對自己的錯誤,對於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的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