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20131226朋友友情與知心-早自習與學生分享短文

小時候,有玩伴,玩伴就是遊玩、遊戲的伙伴。有些活動沒有玩伴,自己一個人是玩不起來的。
上國小後,有同學,在學校也會結交到朋友,同學朋友不只是遊戲的夥伴,更是學習的助力。
禮記學記篇談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能與同學一同學習,是件開心的事。

而我
喜歡和朋友在一起
喜歡和兄弟姊妹、同輩在一起
喜歡和年紀相近、相仿的同學、朋友在一起
為什麼?
因為有他們的陪伴,讓我覺得開心、快樂;讓我覺得不孤單、不孤獨。

什麼是朋友?
唐朝孔穎達疏:「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就是在相同學校、相同道場、相同班級的人稱為朋;而有相同志向、相同想法、相同目標的人稱為友。
問問我自己,什麼是朋友?
是能夠時常約出來吃吃喝喝的友人?是能夠對我有金錢支助的友人?
是能有共同話題、聊天說話的對象?還是能夠共同約時間出外遊玩的伙伴?
是能一起讀書研究功課的同學?還是能夠一同玩遊戲的同伴?
還是就只是為了能有很多的朋友,以便真的可以如俗諺所說:「在家就靠父母,出外就靠朋友」?

論語季氏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結交那些,能令我正直,會勸告我行為端正,做該做的人為我的朋友
結交那些,能令我誠信,會規誎我言談說話,說該說的人為我的朋友
結交那些,能令我增廣見聞,增長知識智慧的人為我的朋友
則這些朋友,是對我有助益的朋友。

那些為我的錯誤行為找藉口、當我有不好的言論時還為我說好話來附和我,當我有偏激、偏頗、偏見時,還認為是對的還廣為宣傳。則這些朋友,是對我有損害的朋友。

我有「好朋友」、知心的朋友嗎?
當我不經意的說不好聽的話時,誰會提醒我?(提醒我,是因為他關心我的思想、言語)
當我犯錯時,誰會規勸我?(規勸我,是因為他關心我的行為、舉止)
當我不用功時,誰會提醒我?(提醒我,是因為他關心我的態度、未來)
當我有不好習慣時,誰會勸告我?(勸告我,是因為他關心我的健康)
當我影響別人妨礙別人時,誰會告知我?(告知我,是因為他關心我的安全、生命)

相反的,我是別人的「好朋友」、知心的朋友嗎?
我們談到的話題,是什麼?是遊戲電玩;還是我能瞭解朋友的心情、喜怒哀樂?
我們共同的興趣,是什麼?是遊戲電玩;還是我能瞭解朋友的嗜好、喜好?
我們想到的事情,是什麼?是遊戲電玩;還是我能知道朋友有什麼危難、有什麼困苦、有什麼瓶頸、有什麼不如意?有什麼苦水?有什麼不愉快?

最後,我有「真的朋友」嗎?
我能和我的朋友談天而談心、談心而知心嗎?
我有「真心的朋友」嗎?

===================================
故事:

傍晚,一隻羊獨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從樹木中竄出一隻狼來,要吃羊,羊跳起來,拼命用角抵抗,並大聲向朋友們求救。
牛在樹叢中向這個地方望了一眼,發現是狼,跑走了;

馬低頭一看,發現是狼,一溜煙跑了;
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山坡;
豬經過這裡,發現是狼,衝下山坡;
兔子一聽,更是一箭一般離去。

山下的狗聽見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來,
從草叢中閃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
狼疼得直叫喚,趁狗換氣時,愴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來了,

牛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腸子。

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

驢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一聲吼叫,嚇破狼的膽。

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用嘴一拱,就讓它摔下山去。

兔子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跑得快,可以傳信呀。

在這鬧嚷嚷的一群中,唯獨沒有狗。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

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讓你有些許小歡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遠離,實際上時刻關注著你的人,在你快樂的時候,不去奉承你;

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為你付出、關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20131220父母恩-早自習與學生分享短文

父母親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接觸到的親人。
古德云:「上帝為了要照顧好每個子民,故創造了父母。」
佛陀也因為父母親的恩情深重難以報答而為大眾開示了源由,因而成就了「父母恩重難報經」這部經典!

還沒上學前,我
學說話、寫字,是父母親在旁指導
學走路是父母親在旁呵護
洗澡、上廁所是父母親幫忙處理
吃飯是父母親在旁餵食

即使是五歲就能自立的天才兒童。這五年;1825天的照顧,又怎麼能忘記恩情!
記得有個故事是如此:

一少女與父母吵架,離家出走,身上沒帶分文。
走了一整天,少女餓極了。
到一間麵店,向老板娘乞一碗麵吃。
吃完麵,少女感動落淚,再三向老板娘謝恩。
老板娘說:「我只是給你煮了一碗麵吃而已,你就如此感恩,你父母每日三餐,給你煮飯吃,少說也有十幾年了吧,你為何就沒有感覺呢?」
少女聽罷,頓時大悟。
回家向父母認錯,自此變成個孝順女。

而我們有什麼感悟?
孝是什麼?
「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我常要父母親瞭解我,我活著的每一天,父母都參與其中,父母會不瞭解我嗎?
相反的來想想,
我又對父母親瞭解了多少?瞭解了什麼?
父母親的生日是何時?年紀已經多大了?
父母親的就學經驗、學校是如何?
父母親的認識過程又是如何?
父母親做過那些工作?目前從事什麼工作?
父母親的嗜好、想法又是如何?
父母親對我有何期待?
父母親最擔心的是什麼?
...

父母親年輕時,我無法參與、知悉。
在有父母的未來,我是不是該多瞭解父母親?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20131216細說從頭-早自習與學生分享短文

今天是12月16日星期一。從8月30日成為國中生至今已經三個半月、15個星期。今天是第108天。扣掉例假日,往來學校將近(15×5×2=)150次,吃了(108×3=)324次的餐點,上了(15×5×8=)600堂課,過了(108×24=)2592個小時;也就是(2592×60=)155,520分鐘。以一分鐘十次的呼吸來看,這108天也呼吸了1,555,200次。


然而,以一分鐘72次的心跳數(155520×72=)11,197,440次。這活生生的一千一百一拾玖萬柒仟肆佰肆拾次的心跳數。我感受到了什麼?


「用心」感受「心臟」的吃苦耐勞、無怨無悔。在它工作時,我是否也努力於課業、追求新知、學習待人、修正缺點、養成好習慣!準備好邁入國中第一學期的終點了呢!


十五歲即現在國中的畢業生,在古代有所謂的成年禮,它是身體改變完成成長的象徵。在唐宋時期這15歲則是可以結婚的年紀了。在九○年前可以用聯考來代表成年禮的完成。現在的我,想用什麼方式來完成它呢?十八歲即現在高中的畢業生,也可以說有所謂的成人禮,即在刑法上要負完全責任。以往的年代各有其目標來完成這個禮節。現在的我,想用什麼方式來完成它呢?


我,13歲,國中生活過了這些日子,成年禮的日子剩下兩年多,我有那些需要加強的、我有那些是深刻記憶的?讓我們來想想..... !


過去的已經過去。


從現在起,每天充實、踏實、落實、誠實,讓國中三年所學成為未來日子穩固的基石!


最後,感謝祖德護佑讓我平安!感謝父母親每日的辛勞,讓我不受飢寒!感謝陪伴我的伙伴!


今天,是充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