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20140104移項法則與奈何橋

一年級的第三章是一元一次方程式,這是國中學習代數的開始,雖然國小有學習過,但使用新的代號、新的符號,仍須要時間習慣。習慣時間的長與短,其分別就在每個人接觸的頻繁多寡,再來就要看其接受度的高低來決定了!

移項法則是由等量公理來的,都是「解方程式」的方法。「加法」移項變「減法」、「減法」移項變「加法」、「乘法」移項變「除法」、「除法」移項變「乘法」。但這相等的觀念難以在等式中直接看出,是需要不斷的練習並熟悉它,才能快速處理並無有錯誤。

自任教以來,我一直都是用「奈何橋」的方式來看待。然而,在說明時要注意:改變的是「運算符號」而不是「性質符號」。
以下粗體字摘自《維基百科》
奈何橋在中國道教觀念中,是陰間的出入口,奈何為梵文地獄(Naraka)的音譯。而奈何兩字在中文裡,亦正好有無可奈何之意思。
傳說死者到奈何橋,生前犯罪的是過不去的,要被兩旁的牛頭馬面推入「血河池」遭受蟲蟻毒蛇的折磨,而行善之死者過橋,卻非常簡單。
奈何橋是鬼魂歷經十殿閻羅的旅途後準備投胎的必經之地,在這會有一名稱作孟婆的年長女性神祇,給予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好輪迴到下一世。

橋就是等號(=)。在陽世間的不法所得(加),雖說所得,在過橋之後實際上就是損失(減)。而世間上令人難以理解的「吃虧就是佔便宜」這句話,也能輕易明白;在人世間雖然吃虧(減),過橋之後,也就知道其實是佔了便宜(加)。乘與除的方式亦然。

判斷過橋的加減乘除的變化,其實就是要謹慎,它就如同判官在斷案般,隨意的對待,造成誤會、冤獄,最終的結果必不會是正確的。
  
為何常有家長會對國小升國中後的成績落差產生質疑。國小成績蠻高的,國中怎會一落千丈?尤其是「數學」。簡單來說,國中與國小不同的是:處理的過程要注意的細項變多了。從只有正整數的四則運算,到有負號的運算。需要注意的就從單一項,變為二項,雖說二項其實不然!接觸的越多,要處理、注意的細項就越多,雖然小學注意了不少細項,但「負數」加入之後,實際上注意的事就要變成二倍了!

況且,「解方程式」步步要小心,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在錯誤之後的過程,終不會到達所要到的目的。所以「多工」需要升級,處理的對與錯,快與慢,不是隨隨便便的態度就能完成,這就是國小與國中不一樣的地方。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認識自己

2001年是二十一世紀的開始,現在是2014年了,在這幾年的時間時代進步飛快,有好多以往無法想像的發現、發明。然而,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是什麼?
是基因改造?將基因DNA重新組合,令動物健康、植物不怕病蟲害、生長期更短?
是複製動物?以體細胞置換細胞核的「核轉置」來孕育新動物?(1997年複製羊「桃莉」)
3D列印?立體投影?外星人的存在?上帝粒子?
不,都不是。
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是:「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我認識自己了嗎?

怎麼認識自己?
首先,要分別那些對自己是「能與不能」或「做與不做」的事項!
《孟子梁惠王篇上》孟子曰:「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也。』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這句話是說:「腋下夾著泰山跳過北海,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是真的做不到。為年長的人折取樹枝做為拐杖,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是不想做、不去做,而不是做不到啊!」
不可能做到的事,硬要去做,會讓自己喪失信心。
能夠做到的事,不去實行實踐,則會讓自己產生懷疑。
只有做能夠做的事、不可能做到的事不去做,才可以事半功倍。
我分辨的出來嗎?
禮記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學習了彈琴而不去試試,又怎麼知道是否真的能彈出聲音,有聲音而不知道音調的高低又怎會操弄它呢?學習了詩經,不去引用,又怎知如何去譬喻其中的道理?對於各種場合的穿著沒有真的去穿過,又怎麼能知道穿著是否合宜而心安呢?在技藝上不用心學習激發出學習的熱情,又怎麼能樂於學習?
什麼是我「現在」能做的事?
結婚生子、養兒育女、讀書學習、研究發明、觀察分析、慈善捐款、熱心公益、…。
什麼是我「現在」做的到的事?

其次,要明白什麼是自己的「天賦」什麼需要「努力」
國語文、外文、數學、自然、生物、理化、科技、人文地理、電腦資訊、歷史考古、美術勞作、演說朗讀、肢體表演、體育運動、音樂唱歌、維修服務、人際互動、團體領導、文章寫作、記憶背誦、組裝拆解…等
有天賦,能讓自己學習的快、有信心,但也容易讓自己自大或因為「少有心得」而迷失!
肯努力,雖然學習的慢要常常修正,會有很多「心得」,但容易在沒有「恆心毅力」下而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故要在「天賦」中獲得信心、要在「努力」中獲得「經驗值」。

最後,則需常常反省反思,缺點是什麼、優點是什麼?如此認識自己,才能得天助。美國那位放風箏而發現「電」的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所謂「天助自助者」缺點沒什麼好害羞,修正就好了。優點也沒什麼了不起,能持之以恆才是高手!

關心自己、愛自己、自愛自重;知道自己的所需後,才知道如何為他人付出、進而愛人、關心人。接著從他人那兒得到真心的回饋,從而發現自己未曾發現的自己,這是對自己更深層的瞭解,反覆如此,如此反覆。認識自己也就指日可待了。

共勉之!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神農村的啟示

在遠古時代有一「神農村」,故名思義,在此村莊,每戶皆以務農為生,每戶皆有自己的土地,在每戶門前的自家廣場,皆能順利的種植出實穗的糧穀及甘甜的植菜。除此,每戶在食、衣、住、行亦能無有所缺,自給自足,生活算是無憂無慮。

然在村子前方有一大片的森林棘草,除了看起來陰暗危險外,村民亦無有意願再去開墾。而在村子後方則有一大片廣大平原,雖有村民想要去栽植佔有,亦因「神農」祖先自古所留下之警訓:「門前棘草力可墾,為己為人增福分,後院荒平切勿栽,禍害難保豈天災。」而未有人敢去冒犯這個訓示。

日子久了,人們每日的生活依舊是如此「豐衣足食」毫無變化,人們的生活依舊是「天下太平」無起無伏。而在這天下太平、豐衣足食的日子一日復一日的某一天...。

村子內「一號」這戶人家的家長,有了個想法,他想要有一些不同的作為,因為,從他們這一家人接掌村長的位置至今,總不能讓日子每天皆墨守成規而無有變化,於是他召開了村民大會討論,想對村子前方的大森林展開開墾的工作。然而,這是份辛苦又嚴峻的工作,不止危險在其中,早上出門後,是否能在晚上平安的歸來都是問題,故並沒有人有意願亦沒有人願意;反而是對村後的那一大片廣大的平原有了不同的聲音。
「二號」這戶人家算是長老級的代表,他覺得以他的人生經歷,單憑這句話怎可以讓我們大家受限而不去做開墾的工作,況且開墾改變是好事,不只是為了大家的利益,亦能讓大家能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食物,為了大家...。說得大夥兒躍躍欲試。但是,最後還是沒有通過要開墾這後村這片土地,也因為大夥兒仍對這「警訓」的重視與敬重高於內心的吶喊。反倒是有些人在這次的聚會後內心產生了不好的心思,「空在那兒浪費」、「我來開墾肯定會讓大家都受益」、「要有改變」、「這警訓是真的嗎」…。 

「一號」村長的長子是個有實驗性,務實的人,這天,他告訴了他父親內心的感受,他並不相信這古代所留下的這句「警示」話語,他想要種植開墾,但為了尊重家人及村民,請讓他先試種一小塊後村的土地,在不公開、私下的情況下試種看看,若能開墾再來做後續的決定,若有不妥,小小一塊的試種絕對不會有什麼危害的。
村長的長子,真的對後村做了墾植,這栽種的結果令人出乎意料。植物們長得特別快、特別好,味道亦特別甜美,比起原先的工作量少了很多、不需其他的勞動、工作時間縮短、又無有蟲害、不需休耕,只是令人想不透為何這麼好的土地,為何不能耕種!
人們說「壞事傳千里」,這種「好康」的事也傳的特別快,村民們一聽一見到這神奇的土地,怎不趕快來佔一塊使用。爭相的情況下,最便利的情況就是每戶人家的後院皆成了開墾的園地了。而這「後院荒平切勿栽,禍害難保豈天災。」大家倒忘了一乾二淨了!那有什麼天災,這是「天降神蹟」是福氣,這麼多年浪費了,多可惜。

二年過後,有人發現了,怎麼最初在前院照顧得好好的植物無法成長了呢?雖然每戶多了後院的種植廣場,但前院原本的那塊地,也是用盡心力的經營、努力的去種植,並沒有少用心啊!為何無法生長,有些門戶前院還和家門前的那片棘草連成一片。

這天,「三十號」這戶人家說,她在夢裡得到了解答,「神農」告訴她,原本後院這地是為滋養前院這地而存在的,它原本就是為了蘊藏、儲存而存在的,它就如同一個瓶、一個盆、一個缸,它並不適合開墾,開墾就如同打破了瓶、破了盆、破了缸,它無法蘊藏,當流光了所含,也就空無一物了!而最初的顯現那些好處就如同「揠苗助長」,並不是真的好處啊!

破壞的結果,無法立即再生。要重生則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誰能在二三十年間沒糧食而能存活。故不是滅絕就是遷村。這「神農村」也就不再是原「神農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