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取一小段AI查詢的結果。供參考。
和同修前輩談論到人世間的現象時,總會喜歡用這「共業」這兩個字來概括,其實我很討厭這樣的說詞。為什麼我要和你共業?為什麼好人和壞人會共業?為什麼我選這個人要和你選那個人共業?井水不犯河水有什麼好共業?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為什麼要和你共業?…等。
這AI查詢後的解說,其實我仍不能認同,直到看到那影片,影片中的妖魔由人的怨氣所組成,這怨氣的來源處,是好人壞人皆有怨氣。也就是說,以「怨氣」而言,不是好人壞人的這層關係來區分源頭,而是與這「怨」的頻率相當,即形成。
同理,「討厭」亦是如此。好人討厭壞人、壞人討厭好人,這「討厭」由此而來共同聚集,無分好人壞人,故發出此的人就形成了共業。
故以此來說,好戰份子發出以殺人奪取人性命,那以戰爭反制就是錯的囉?當然不是如AI所提供的資訊以「行為」的表相來決定。
舉例來說:
現在最為人所討論的罷免議題。這黨提議大罷免,那黨跟著大罷免,大家一起大罷免,這就是共業?非也,行為只是表象,要以做這行為的用意為準則來決定。也就是能以當局外人、旁觀者的身份來決定要做的事,才會跳脫這共業的束縛。
再舉個實例:
個人原本對柯文哲先生印象不好,因為他言行有些高傲,穿著亦隨便了些。就是給人一種瞧不起人的樣子。也生「討厭」。
當他要參加2024總統選舉而改變穿著外貌時,首先觀察到不一樣,多加注意後才知道,他可以算是特教生,加上他做事的態度、踏實的行事風格及走過留下痕跡的烙印,對我而言是加分的,而他所說的「解決問題」就是能與我契合之處。雖然最後不是他當選,然在選舉時,我選擇了他。
再看那些選後所生發的一些事。以我對「特教生」的瞭解及對他做事風格的認知,兩者根本是不可能有連結的。
所以,目前的「共業」何來?有無共業?如何判定?
因果是不變定律,由因果來看即知。
現在的因在成長茁壯的階段而已。等到因達到一定程度,這形成者、選擇者才會承受共同的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