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舍利佛前世(一)《佛教故事大全》

舍利佛前世(一)《佛教故事大全》
慳貪
在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癡呆的人。他雖癡呆,但他知道勤儉,喜歡積蓄黃金。癡人為了能多積些黃金,到外做苦工。可是當時的工資非常低微,除了自己的生活費用以外,又要蓄錢,的確不容易。幸好波羅奈國是個熱帶的地方,長年如夏,農作物的收穫很是豐富,吃飯不成問題。由於氣候的溫暖,衣服也很簡省,不必多求。就是破了,縫補一下,仍可穿著。這樣,一件衣服,可以穿得很久。對於吃穿,癡人很會節約,因此,賺來的錢,慢慢地積下很多。錢多了,他就拿到城裡去換黃金。回來以後,零星的碎金,裝於瓶中,封好瓶口。癡人的黃金隨著時間逐漸增多,他歡喜非常,在自己的家中,挖了一個洞,把黃金埋藏起來。
日子過得很快,癡人積金的願望,日日俱增,久而久之,已經積蓄了七瓶黃金。這完全是以血汗換來,可以說是血汗的結晶。終身的辛苦,吃的粗,穿的薄,這時年紀已老了,百病叢生,但癡人仍然愛金如命,不肯花錢請醫治療。因此,在病榻上,輾轉幾天,即與世長辭了。
生前,癡人喜愛黃金,常常睡眠不安寧,聽到有一點聲音,就驚慌恐怖,並且心裡常生瞋恨。因為瞋恨的結果,使他變了一條毒蛇,但他還沒有忘記土裡的那些黃金,整天不離此宅,守護著金瓶。房子已破壞,裡面又有蛇,所以沒有人敢進去。為了愛金瓶,毒蛇死後,仍受生為蛇,守護著自己的寶藏。這樣,經過了一萬年,毒蛇忽然厭煩蛇身。它靜心思維,知道自己生生世世為蛇,是由於執愛金瓶所致。因此,就想舍金造福。主意已定,出了破屋,來到路旁,躲在草堆裡,探頭四望,看有沒有過路的好心人。可巧,來了一個慈祥愷悌,和藹可親的人。毒蛇高興的叫道:“請止步!我有事相託!”
來人聽到聲音,停腳顧看,卻不見一人。正想舉步再走的時候,毒蛇從草堆裡爬出來,擋阻他的去路,並向來人說道:“請不要怕,有事想麻煩你,如果能答應,功德無量。”
來人看到這條蛇,驚得拼命跑開,並說道:“你是一條毒蛇,我不能接近你。”
“不!我沒有惡意,如果傷害你,我不得好結果。來!你跟我來吧!”
來人看毒蛇並無壞意,就放大膽子跟著它走。走著走著,來到破屋裡,毒蛇在一個地方,繞了一下,對那人說:“在這塊土裡,藏有黃金,請代為我作布施供養。你能做到嗎?”
過路人答應了,就挖開土,找出一瓶黃金。這時毒蛇又說道:
“你拿這瓶黃金,到寺院裡交給住持和尚,替我辦齋,供養諸聖眾。不過,在那一天,你要用籃子把我帶到寺院裡。讓我禮佛,拜聖賢,消除我的業障。”
那個人點頭答應,依照毒蛇的意見去辦理。齋會那一天,蛇被帶到寺院來,專心一致地聽眾僧誦經持咒,心生無限的敬意和無量的歡喜。主持和尚又為毒蛇說三皈,廣說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等等妙法。毒蛇聽了,歡喜接受,並又請主持和尚,到他以前藏金的地方,將剩下的六瓶黃金,都拿出來,廣作佛事法會。
做完佛事後,毒蛇罪盡命終,投生忉利天。享完了天福,再生於人間,善緣遇佛,皈依佛陀,在佛陀弟子中,他很快成為大阿羅漢,這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須菩提前世(一)《佛陀十大弟子傳》

須菩提前世(一)《佛陀十大弟子傳》
瞋恚
須菩提少年時代與眾不同,性情多變,集聰明智慧、樂善好施、瞋恨熾盛於一身。
他家裡很富有,父親常常給他零花錢,然而他不願做金錢的奴隸,常常把錢施捨給窮人,有時看到衣衫襤褸的孩子很可憐,甚至把自己貴重的衣服脫給他們穿,自己 則穿著短衣短褲回家。父親斥責他有失體面,他非但不聽,反而出口頂撞,最後父親決定不再管他了。
從此,須菩提更是我行我素了,見到自己喜歡的人,能把身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常常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加,因此經常有人到他家裡告 狀。家裡的人也管不了他,時間久了,誰也不理他了。
一天,須菩提在家裡實在待不下去了,走到山林中,情緒很壞,風聲讓他生氣,鳥叫聲也讓他生氣,一個人無緣無故破口大罵。
山神勸他不要再折磨自己,建議他皈依佛,讓佛除掉他的瞋毒。
須菩提第一眼看見佛陀就心生歡喜。佛陀為他開示瞋恚的過患,並教他忍辱。這天,須菩提成為比丘中的一員,並很快成就了聖果。
弟子們問佛:「佛陀!須菩提以前造作了什麼惡業,今生常懷瞋恨呢?出家以後又為什麼這麼順利就得道了呢?」
佛說:「過去迦葉佛出世的時候,須菩提在長久的歲月中處處供養比丘。後來,有個比丘不領他的情,惹惱了他,他便罵道:『你這個比丘太可惡了,跟毒龍一樣。』因為這個業緣,他五百世中受毒龍身,心常含毒。現在雖得人身,仍有惡習,常常生起瞋恨心。又因為他過去世供養比丘,種下無量福田,現在隨我出家,很快獲 得解脫。」

周利槃特前世(一)《佛教因果故事》

周利槃特前世(一)《佛教因果故事》
愚癡
佛的弟子周利槃陀是個極其蠢笨的人,可是他對佛陀有堅定的信心,依照佛陀的教示,六年之間專誦「掃帚」二字,最終獲證聖果。
多生以前,他是個養豬人。一天,他趕了一群豬到集市上賣,半路上要過一條大河,為了趕早市,他用繩子把群豬繫成一串,又怕牠們狂叫,就用棉布堵住牠們的 嘴,拉著繩子強行過河。由於他的無知,群豬在河中喘息困難,還沒上岸就全部悶死了。
他的全部本錢就此喪失了,呆立河邊,想不出一條生路。
幸好這時來了一位高僧。在高僧的勸說下,他出了家。
由於無知而堵住豬嘴,傷害了很多生命,他今生遭受蠢笨的果報;由於前生出家修行,他今生能遇見佛陀,證得聖果。

實力子前世(一)《佛教故事大全》

實力子前世(一)《佛教故事大全》
偽證
佛陀有位弟子叫實力子,雖生於富貴人家,但很有道心,隨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本來阿羅漢是受人尊敬的尊者,但實力子卻時常受到別人的誹謗,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他在過去生中有這麼一段因緣:
有位富人結婚很久也沒有孩子,為了傳宗接代,就從鄰村娶了一位小妾。起初一家人感情都不錯,能夠和睦相處。
沒多久,事出所料,大太太竟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五官端正,一家人都非常愛他。男孩通達事理,從不說謊,因此大家都稱他為「實語」。
實語漸漸長大了,母親也漸漸衰老了,當她發現丈夫更喜歡年輕漂亮的二太太時,非常嫉妒,就想找個辦法趕走二太太。一天,她對兒子說:「實語,我想向你爸爸 揭露你異母的罪惡,你要為我作證!」
「母親!你要我作證的事是真有此事嗎?」實語問。
「實語!你是母親生的,母親疼你,你應該聽母親的話,不管是真是假,如果爸爸問你,你只管點頭好了。」
實語是個孝順的孩子,不敢違抗母親的命令。而他的母親竟喪盡天良地對丈夫說:「二太太有不正當的行為!你也年老了,她那麼年輕,難怪和外面的人私通!」
她丈夫聽了這話,並不相信,因為他瞭解二太太的為人。
大太太又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問我們的兒子,他不會說謊。」
於是他們就把實語叫到跟前,問道:「實語!你知不知道異母的行為?」
實語正要開口,大太太急忙用手掩住他的嘴,說:「她算來也是你的母親,怎麼可以講母親的罪狀呢?如果真有不好的行為,你點點頭好了。」
受母親的指使,實語糊裡糊塗地點了頭,就此造下重大罪業。
他父親聽信了讒言,也不仔細調查,就把二太太趕回了娘家。
實語就是後來的實力子,由於幫母親做假證,雖然成了阿羅漢,還是遭人家的誹謗。

蜜勝前世(一)

蜜勝前世(一)
惡口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個富翁,名叫師質,信奉佛教。有一天,他準備了美好的飲食,虔誠地供養佛陀和僧眾。佛陀受過供養,又開示一番,就領着眾僧回到精舍。
歸來的半途,佛和僧眾在河邊的大樹底下休息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一隻猿猴,求借佛陀的缽具。猿猴接過佛缽後,速去速來,並且在缽中又盛滿了甜蜜,雙手恭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後,又把它分施給眾僧,令猿猴多得福報。猿猴看了,歡喜跳躍。過了不久,猿猴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師質的家中。出生的時候,家裡所有的食具,都滿裝蜜糖。師質夫婦覺得奇異,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勝。
光陰如箭,歲月奔馳,一轉眼,溜過了幾年,蜜勝已長大了,他厭煩塵俗,要求父母允許他出家,父母高興地答應了。
得到父母的讚許後,蜜勝到祇園精舍,投佛出家。因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地證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們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飲料。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向空中一擲,然後,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着佳蜜,送給眾僧解渴。回到精舍時,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請教道:「蜜勝比丘,過去修的是什麼福?為什麼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們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猿猴,求借缽具,裝了佳蜜,來供養佛和僧眾嗎?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就轉生為人;由於他的誠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蜜。」
佛陀說過以後,比丘又問道:「佛陀!蜜勝的前世,又是什麼因緣,才墮生為猿猴呢?」
這時佛陀的四周,已圍繞着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們後,才說道:「蜜勝會墮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葉如來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間看見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猿猴一樣,因此犯了惡語的罪。所以他墮落為猿猴,後來他知道自己的錯,曾向那比丘求懺悔,免墮地獄受苦,並因此勝緣,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地證了羅漢果。」
佛陀講完以後,諸比丘們都知道了,一句惡言,就能招來苦報,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戲言和惡口。因為因果是不會饒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