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解。一碗麵的故事。母親節前的分享

這是網路一個故事,我曾聽過,是真是假不得而知,這作者最後的疑問,不妨思考思考,最後公布我的想法,解答不是唯一。作法也不是一種。因人而異。

一碗麵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曾經有個女孩和父母大吵一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那天的晚上天氣也像這般冷,風呼嘯吹著,把女孩凍得不輕,她只能站在某間攤販前面,看那熱騰騰的麵一碗碗的被端上桌。水蒸氣將附近弄得白花花的,在這邊似乎心裏感覺暖和些,女孩越靠越近,但始終離著麵攤有一段距離,好像生怕被趕走。

  過些時候,已經離晚餐過後好一段時間。 

  麵攤老闆也不是沒有注意到女孩,深知這氣溫著涼可不是鬧著,只是當時客人太多一時抽不開身,也不好意思請女孩過來。這時看她仍在遠方站著,終於忍不住了,向女孩招手示意要她過來。

  女孩慢慢靠近,臉上有些怯意,不知道是怕被趕走,還是怕被責備,喏喏的問:『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老闆在這附近賣了幾十年的麵,像這樣的孩子也看過不少,所以沒有大驚小怪,只是簡單跟女孩說:『沒有,怕你在外邊著涼,所以讓你進來比較不冷。』

  『謝……謝謝』小女孩說,頭壓得低低的沒敢往上看,肚子卻不爭氣的咕嚕起來。

  『嗯,餓了吧?等會啊,麵就快好。』話雖說著,手上卻沒閒著,筷子熟練的在麵切裡攪拌,時不時的搖兩下,沒幾分鐘一碗乾麵還有一碗餛飩湯就好了。

桌上陣陣飄來芝麻還有青蔥的香氣正在刺激女孩肚子,這時她也顧不上太多禮節,輕聲地道謝,拿起筷子便大快朵頤。

     老闆若有所思的看著她:『唉,別急、別急,麵不會跑掉,小心噎著。』

  又沒兩下,吃著乾麵的女孩突然停下來,手開始發抖,到抽噎,然後開始哭了起來,淚水沾滿臉龐,嘴邊還有些吃麵沾到的麻醬。

  『唉唉,怎麼哭了?不好吃也用不著這樣啊。』老板顯得有點無奈的樣子。

  『嗚……嗚嗚,不是……我……我只是在想,想到老……老闆跟我素未……謀面,竟然會對我這……這麼好。可是……我的父母卻不願了解……我的……想法。』

    老闆把雙手放在桌上,身體微向前傾:『嗯?所以才離家出走,在這大凍天裡連飯都沒吃?』

  『嗯……』女孩並沒有試圖掩飾。

  『不過你這樣想你的父母倒把他們看得太輕,他們為你做的遠比我多的多。你想想,我不過就是弄了碗麵跟餛飩湯嘛,你就哭成這樣,還說我對你多好。那麼你的父母在外含辛茹苦,只是希望你能夠吃得飽、穿得暖,飯也不知煮了幾頓,難道就不辛苦了嗎?』

  她一時之間愣住了,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細想老闆說的話,突然明白裡面的意思。『對啊,我真傻……』說罷,眼淚又撲簌簌的掉下來。

  老闆拿起了電話,詢問女孩雙親手機的號碼,撥了電話過去。

  餐桌上現只剩下兩個空碗,還有一副用過的筷子和湯匙。正巧女孩的母親也趕了過來,一見到女孩她就趕緊抱住,眼淚不止:『小林,可想死媽媽,你要不見我該如何是好?我們從你跑出去之後就一直在外面找你。』

  女孩見狀也抱著母親跟著哭了起來,老闆則是趁勢去旁邊抽了根菸,也就不打擾母女兩人。

  片刻,女孩母親對老闆說:「真是不好意思,小女讓您麻煩了」眼睛看向餐桌,手裡翻著皮包,從裡面拿了千元大鈔「請您一定要收下」塞到老闆手中。

  『唷唷唷,不用、不用!』老闆的手連忙閃躲,一縮再縮,『這城市這麼大,剛好碰到我這裡來也是緣分,還談什麼錢呢,哈哈。要不下次你們再來我這裡吃麵就行。』笑著看她們。

  『那…那怎麼行呢?』母親又作勢要塞過去,愣是讓老闆擋了下來,『唉,好吧,那就蒙您的好意了。小林,快過來和老闆道謝。』

  母女倆彎腰連連道謝就離開了,老闆看著她們的背影,不知道為什麼心裏有些感慨,或許是因為老了吧。」

  我們常將雙親的恩惠視為理所當然,即使日復一日,即使他們無怨無悔,卻把外人的點滴之恩看得比父母還重,人還真是奇怪吶!

最後這作者紅色的「奇怪」我的解釋是

我們記得他人給的恩惠,是因為他人給的是「特殊」「量少」「單一」,在腦中的烙印就顯得獨特、與不同,我記得誰給的一碗麵、誰給的一碗飯而千金奉還…等。

與父母親的日日恩情不同,因為「平凡「量多」「為常」,也就令人以為理所當然,還有認為「少量的沒有」而深刻記得。所以,抗拒父母親的慈愛,不就是父母親付出多的表現,會與父母親大小聲、沒大沒小,不也正是父母親關愛的現象。

我也曾如此,我的解決方式:

在父母眾多的給與中不用全部,找個特別的、特殊的經歷來記得,就不會如此了

簡要記錄一下:記得國中時期,中午的午餐學校沒有餐廳,是學校集體訂便當,為了節省餐費,母親要準備午餐送到學校,準備了三年時間的午餐,這不就是平凡中的特別之事。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20250507用完最後汽油

 20250507

https://photos.app.goo.gl/Tywjy2DgXZF81R2h8
1、這平台已被雨打亂,不再是挺立的,去除。前(1)後(1)。除到另一區(1)。
2、將最後的汽油用完(1)。先不加油,有機會再用電動的來處理。
3、對面農夫看到我用電動的,來問。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度前進南投

新聞:白沙屯媽祖200年來首進南投!人車擠爆交通 縣長許淑華朝聖


古官員出巡,就是在探查民情,了解生活的疾苦。目的是感受到世人對生活的疾苦,神佛怎會是歡天喜地的?

故於我自身的感受來說。看著影片感覺不是令人很放鬆的,因為也能感受到祂在擔憂眾生的心情,猶如父母親對子女的擔憂;這種心情是,想要替你解決,又無法解決或明說,即所謂「事發總有緣由,決定本在自我,旁人只能建議,佛陀也難代替」。再者,如此多拜求的群眾,也只能無形鼓勵無法有形幫助,亦即「求拜只得鼓勵,各路誰能執棋,求皆神佛來替,遍地已無人跡」。

這,給人的感覺充斥著些許苦悶。全是苦悶,為何媽祖的信眾如此之多?

白話來解擇的就是感同身受的同理,也就是說明了媽祖體知人民生活的苦,而生活苦多的人民自然就會與之共行。有些像是「苦行僧」。
再看那在旁走走的群眾,就少有苦悶的感覺。
也就是「行」,即使苦,行就是度過之法。
亦即是今日行的苦,睡一覺過後,就是重來的時候。

當然也有不少只是單純的為了陪伴而在其旁的,這就另當別論。然,生發出來的感覺是相對的,僅能感受到集體的非個別的。想必若是這種信眾多,也就不會令人感覺苦悶的了!

今晚(5/6)的落腳點是松柏嶺,很明顯的意圖就是怕塞車。影響到市民的往來行車。
也本以為真的就如此了,只是彰南路往松柏嶺的路上塞了半小時。可想而知,若真的到南投市那就塞暴了。

以明天六點開始的行程,到南投市的腳程也應該是二個多小時,八、九點左右到,能履行約定也避開了上下班的時間。

也記得(5/1)日的感受經歷,感受各有不同。每個族群,例:較為富有的、較為辛苦的,各有其跟隨者。

如此體恤的籌劃,是在朝為官者之楷模。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20250505獨輪車打氣

 20250505

https://photos.app.goo.gl/uv5V35XHscfuyZes7
1、先將獨輪車的輪子打好氣再來處理其他的(3)。
2、發動、清火星塞沒用,將連接的傳動繩解下,讓發動機轉動快些,仍發動不了,火星塞不熱,好似電線沒過電(4)。機器應該勘用沒有大問題,送修是較快的方式。
3、很熱,工寮前除除草並掃掃地。前(2)後(6)



為何很多病痛與骨架有關?

記得民106年介紹淑智到信宏中醫去看其小孩的眼睛病因時,她回應我,醫生說是「骨架」的因素。對她而言「眼睛怎會和骨架有相關」這是很難理解的事。以學過氣學的中醫師之專業來解釋是一件麻煩且困難的事,又因為西醫是自小的教育,它的接觸頻繁已被灌輸了不少還在還在實驗階段的知識,眾多成為人體的實驗品、改來改去的不負責任的對待,已被掩飾,還樂此不疲,奇哉。

再者,真正中醫在關連性上有所不同,傳承久派別多,雜了。況現在一般人又對西醫的信任感比中醫強,對此回答,想必是令其「疑問重重」

其實也很簡單,這先天性的會與骨架多有關,是因為骨格構成,它連接了肌肉,神經於此也受關連。

以胸廓為例。橢圓形如下來說明,

神經拉緊(註),就是對身體損傷的起始,骨格位置是否長得正確正常,它影響了身體各部分神經系統的鬆緊,運作就會受到干擾與影響。

傳統的整骨會有效果,但骨格、肌肉、神經,皆有相關,若有拉緊沒有歸位,也就會有這次處理好了,怎麼幾天之後又是一樣,感覺沒有效果,就是回到之前所處的狀態。也因此對療效產生懷疑。故常有人追求另一種方式,就是讓原有的感覺阻斷、蒙蔽、或是將其傷害而令其無感,因為無感,看來好像是好了,結果反而是更糟。這就是欺騙。自欺欺人的醫療方式。

不是醫生的人外行如我,只是到教室學過,這說明的原因我可以被說服而接受,且親自體驗過後更能有信心,不知一般人可否?


註:
此處拉緊相對的就是彼處壓迫,實際上是雙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