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5日 星期日

父親萌生製作「林」姓族譜初步構思

2003.01.05

近來一些與父母親同輩的親屬過世,母親的兄長拿了本「莊姓家族譜」給她參閱;

於是在母親向父親的說明下,讓父親萌生製作「林」姓族譜(pedigree of a clan)初步構思

及動作。並囑附我本項工作的執行,因為常在使用電腦做為資料的整理,最初在網路搜尋一

些軟體,也發現了一些與族譜製作有關軟體的網站,只是中國人向來注重「家庭」、「傳統」

在這一方面的軟體反而沒有開發。

到最近才有所謂「人際種子網路My-Networking.com, INC.」網站的出現。不過,這網站公司

目前並沒有開發PC單機版個人用的軟體。



2002年5月31日 星期五

交通如何改善之我觀(三)



先前有發表了
交通如何改善之我觀()---2002/03/26
交通如何改善之我觀()---2002/03/26
不過,於今日想起來,這都是「治標」的方式,而且無法得到真正的效果。
最近,因為要考試看了「禮記學記」一文,頗有感受!以自己的想法注釋它的內容,也蠻貼切。說真的,真正能改善的!也只有「教育」一途啊!如何說呢?待小弟徐徐道來

()()說到機車「安全帽」、轎車「安全帶」內容,實有修正必要!
先條列下方事項
一、交通事實的述敘
(1)
機車、轎車在行車時皆有安全速度。
(2)
交通事故多為「超速」、「酒駕」、「明知故犯」、
(3)
提醒安全設置不明顯。
(4)
長時間的載「安全帽」、繫「安全帶」是不舒服的。
(5)
有錢人對罰款的金額視為牛毛。


二、遵守規則的人
(1)
會在安全速度內。
(2)
較少有「肇事」者。
(3)
會載「安全帽」、繫「安全帶」

三、不遵守規則的人
(1)
不理會交通規則,為所欲為
(2)
多為「肇事」者
(3)
不一定會載「安全帽」、繫「安全帶」

上略述幾項來說明。可以明白的說,我們的交通規則是
「讓守規則的人受苦,藉此來讓不遵守的人受到行為的規範」
然而,這些訂定的規則(法律),卻無法讓不遵守的人懼怕達到守規矩的行為。

有人說:「不是怕自己撞禍,而是防止別人撞禍時危害到自己」

而這句話真是令人倍感疑問?為何不是去除禍害的「根源」,而是屈就自己受苦(載「安全帽」、繫「安全帶」)來防範他人的傷害。而真的在屈就自己「長時間」受苦的同時所受到的傷害,會比起還要加上需時時提心吊膽來防止自己無法掌握的「瞬間」傷害還要小嗎?到頭來,是「以小搏大」吧!

看看一些安全測試的影片
載「安全帽」、繫「安全帶」在高速的衝撞下可以發揮效用!
想想,除了在賽車之外,還有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這種「高速」衝撞的事呢?沒錯,就是那些不守規矩的人闖禍啊!既然是「不守規矩」哪還會在意所謂的「交通安全」呢?

可以預見,將來就是會訂定了愈來愈多的「規則」、「刑責」,而這些都將是束縛「守規則」的人。
這些不明源由來訂定「為虎作倀」、「畫地自限」、「作繭自縛」的為官者,真不知是「真為民、假為民」

真正要如何讓這些「不守規矩的人」能替人著想(守規矩的不都是如此嗎),只有重拾中國舊有「道德」的陶冶。一味的要經濟提昇而不有內涵的修養,最終將讓國人都沉於「好逸惡勞」「私利為先」,而國際化學英文、資訊化學電腦也將無法挽救啊!


2002年4月22日 星期一

版權問題之我思



近來,盜版猖獗,正版版權業者及著作人群起倡導反盜版運動。這不免讓我們對「版權」這問題,應作更深一層的思考。
現今世上,不管是任何的著作、創作、發明、發現,第一個發現的、起始的,總是會申請專利,為的是保障這發明人的生活,獎勵創作人的努力,明白的說,這是讓自己能有更多的「利益」。而在這兩個字的陰影之下,我們是否發現這被發現、發明事物的實際價值為其所貶低了呢?
總覺得「版權」這以利益為保障的方式,是否應改變呢?我總認為它並不是合理的,而是會挑起「對立」的根源之一,就如同現今的社會現象一般,大家為了爭奪金錢而對抗。
也許這網路的興起,就是告訴我們該改變的觀念的時候了,告訴我們真正要訂立的是「著作豁免權」。

若是每個人都有「回饋」的觀念,或許我們將「版權」改變如下:
1.沒有版權申請的問題。
2.著作人()有「著作豁免權」,若其它人因為聽了、使用了其發明、創作而導致死亡,發明人有「豁免權」。
3.使用者依創作事物所帶給自己的功效、受益度依照自己的評估,自行作消費額度的給付。
4.回饋不只是有形的,無形的鼓勵、改進亦是「回饋」。

舉例來說:
1.我現在製作了一首歌,將其放於網路上、或散布給大眾。
2.製作者()有「豁免權」,當有人在心情不好時、或情緒高漲、或聽到此首歌後,導致情緒失控而死亡,製作者無需負責。
3.當有人聽到時,內心起了共鳴、心受到感動、有同感、心有戚戚焉,則可依自己的收入能力、心靈受益度、或是當時的感動狀況給予適當的給付轉帳,當然這首歌是屬於大家的,只是製作者()也要生活嘛!

這世上的一事一物,如張載西銘所言的「民胞物與」般。所發現、發明、創作…等,只是都是從存有的虛空中聚集生出(由無生有),這「第一人」只是組合、得到了這世上每個人都有份、既有的元素,或許我們可以稱為這第一人獲得了上天的恩典、或許這第一人創作所代表的是上帝的代言、或許這第一人的靈感是來自與大自然宇宙的契合來傳達神秘的訊息。
若全歸功於己,而全以「利益」為前提,沒有感恩、沒有適當及合適的交易,導致於對生活消費的奢侈,將是這二十一世紀「心靈世紀」所不能存活的。

2002年4月11日 星期四

福至心靈一書筆記心得


福至心靈
The Seven Spiritual Laws of Success
一、純潛能法則(統合法則)(P.2~P.23)
○人類的本質是純意識。à純意識=純潛能à是一切可能的和無限創造力。
○純意識之屬性:知識、無限的寧靜、完美的平衡、堅毅、簡樸和喜悅。
○本性是純潛能的一環。純潛能境地就是本我。
○本我的體驗(本我導引):我們內在指引點是「自己的靈性(spirit)」,而不是經驗的客體。
○本我導引ßà客體導引。(反面)
○客體導引:受情勢、環境、人群和事物…等之影響。及控制事物的強列需求。
恐懼à渴求認同、控制事物、需外在力量…等。
○自我(Ego):客體存在自我才存在,例:總統、總裁、萬貫家財、頭銜、工作、金錢;一旦這些都消失,自我力量也跟著消失。
○本我:力量是永久的,其建立在本我的認知上。使人們靠近你,把你冀求的東西拉近你,吸引天時、地利、人和,以幫助你實現願望。
這使你樂於與人親近,人們也樂於和你親近。力量來自彼此的牽繫出於真愛的牽繫。
如何進入此境地:
1.靜默。
2.冥想。
3.不評斷。
à超越內在對話的亂流
應用:
不語深思、觀察融入萬物、不斷是非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