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12父母呼應勿緩

    記得小時候,每當家長或老師在叫喚自己子女時,總要很大聲的「有」來回答,在軍中兵營中的點名亦是如此。今年(2011年)畢業的頒獎,在領獎之前司儀在台上為學生一一唱名,卻沒聽到有幾個人有這種回應,不知道是不是個人害羞;還是真不知做這種訓練的緣由。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第一句,就是令子女對自己的名字能有立即的反應。為何要有如此的反應呢?下面文字就來談談!
    在上了三個班的綜合課,堂中問了學生:「眾多的神仙、菩薩之中,你知悉的有?」
有人答:「紫南宮」「不是啦!」「這是土地公、福德正神,不是問哪個宮」。
有人答:「玄天上帝」
有人答:「媽祖」
有人答:「觀世音」
    聽到這個最後這個答案後,我就接著問?「沒有聽過觀世音菩薩的人,請舉手」,還真沒有人舉手。《法華經》云:「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脫解。」又因其能「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而稱大悲觀世音。一般人常稱若能頌唸「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必有所感應!然而,為何不是每一個人的稱唸都是如此呢,況且古時還有這種聽聞,現在卻是少之又少。因何呢!
    自古至今「叫名字」,能立即回應的是誰?是「觀世音菩薩」;祂總是覺得有人叫喚必有其緣故,需要幫忙,需要救助,需要… 。也有人反對這種說法,因為曾經有叫喚過,就沒一次靈驗,說什麼有求必應,也因而不相信;不過,反觀自己想想自己一下,當有同學叫你,父母叫你,長輩叫你,甚至晚輩叫你時,我們的反應是不聽、聽不到、還是理都不想理。自己都如此怎能要求他人;當你叫人時,要人立即回應;但當有人叫你時,卻理都不理,這怎麼能和「觀世音」契合呢!
    對自己名字的反應,就像是在學菩薩,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也是在為自己未來可能受到陷逆困阻的人生,舖一條平坦的大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