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活在當下的快樂

什麼是活在當下?在Google中或其他的蒐尋網頁中找尋,會有上千百萬個解釋。不過,這是人云亦云,我們自己對這四個字的解釋及理解又是如何?
無法直接給答案時,就用反例來修飾、琢磨,這形體模型就會慢慢的呈現了
舉個例子來說:
有人說「快樂」就是活在當下。當元宵節大家放天燈,開心快樂的看著天燈冉冉升起,當下是快樂的、幸福的、開心的、…但是之後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危險、髒亂、…又該如何收拾?這不是「放天燈」的錯,時代進步的過程中,這是什麼事可以改變、什麼事不用變的判斷!原本放天燈,小小一個,紙、竹糊成,升上天空後能燃燒燒完者即成灰燼,不能燃燒完成者也不會永不腐敗,這就是在當下中所要明瞭的事。

再舉個例子來說:
看著煙火的燃放是快樂的事,它是彩色繽紛,聲光具足。但若不是節慶時的燃放、嚇人時的燃放、惡作劇的燃放就是不恰當的。

活在當下,不是自己開心就好
活在當下,是要承擔後果的
活在當下,不是封閉拘限的考慮
活在當下,關係到下一個活在當下

你還想到什麼活在當下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請謝謝對不起,這只是開始

請謝謝對不起,這只是開始
去年的畢業典禮八年級要拍我說一些話勉勵應屆畢業生及我帶班的畢業同學,我說了:
常和同學說
只要學會「請、謝謝、對不起」國小就能畢業
現在國中要畢業了,要學會什麼呢?
「不要凡是只想到自己,要學會『付出』」
現在能力強了、學得多了,多付出就能結善緣,結善緣會為自己的未來開闢一條寬廣的路。
還有很多
把它變成小卡片,給大家參考

最後 恭禧畢業了
祝 一帆風順
說「請、謝謝、對不起」,是一種習慣。
說「請、謝謝、對不起」,是人與人有交集的「開始」,不是結束。
可否請您幫忙,不是結束,是開始。
謝謝您的幫忙,是感恩的開始,不是就此忘懷。
對不起讓你不舒服,是自我改變的開始,不是結束。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家,是避風港

家庭的成立,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
家,要讓成員喜歡回家,不是想要逃離
家,是讓成員彼此鼓勵,不是個體發洩情緒的處所
家,是血緣延續,脈脈相傳,長者指引世間蛛網的殿堂
家,是精神中心的傳承,不是支離破碎,拼圖黏板
家,是糾正勸勉規範導正的道場,不是挺你挺我不分清紅皂白的群聚
家,是付出不求回報承受順逆的心,不是只要口說「有愛」就好
家,是金錢物質應避免大量介入的場所,否則終將變質
家,是避風的港口
家,是有根的地方
家,是宇宙的細胞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學會自己處理事情

記得2011年在訓導處訓管組的第一週的某一天,一大早一位家長(媽媽)來到訓導處,看起來氣沖沖進來就要質問辦公室人員:「為什麼不讓他的小孩銷過?」
我說:「他有來訓導處問過了嗎?」「銷過應該不用父母親請假,就是為了來問這個吧!?」「為何不讓他自己先來問問?」「有來申請,學校不會不讓他銷過啊!不是依照程序就好了嗎?先請他來申請吧!」
心裡奇怪的是:「學會如何溝通、說明、詢問、請教…在學校的事務,不是身為學生應該學習的嗎?」
媽媽回去了,這位男同學自己也試著來問,最後過也銷了,對整個銷過的流程他比誰都清楚,他們班的來申請我都還請他去指導!
******************
2015暑假時,也接到一位家長打電話來,要我幫忙其子女向暑假的老師說明午餐無法購買要自備等之事項!
我說:「他不是在學校嗎?為什麼不讓他自己去向處理午餐的老師說就好了?」「這些小問題可以讓子女自行處理,自己學學。」「尤其是在學校的事!」
父母親能力強,什麼事都要幫忙,子女會學到什麼?
「我請接受補助的同學自己到教務處問補助的過程」他們現在比我還清楚需要的證件及過程!
「我請同學們補寫假單自己送到訓導處」曾請過假的,也都知道如何處理!
同學不清楚的來我這兒詢問、到各處室去詢問學校事務處理的方式,應該沒有找不到答案的。學校的生活、流程、事務、細節,學生們應該比家長清楚才對。
倘若學生們不清楚這些事,家長們也應鼓勵讓自己子女去學習詢問、解決!而不是動不動就是要「替子女做這做那」
若是學校的事,三年級學生應該比家長清楚,若不清楚,三年級的學生也應學會要到那個處室、那個地方去詢問、尋求答案,家長自不要老是讓學生們請父母出面去做這些事。
這些事是學生該做的,不是家長該做的!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目標與考試制度

五月是國中會考的時候,離今天約三個月的時間。會考102年試辦,103年第一屆,104年第二屆,…今年是第四屆,新制度的推行本來就有問題,但未能考慮完善,未來問題將會更大。

因為「目標」都不見了!要求的都將成「虛無飄渺」的空談!

會考的比序項目有「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學生畢業資格」「均衡學習」「適性輔導建議」「多元學習表現」「會考表現」
而計分方式每個縣市不同,採計項目也不同,影響真的很大!雖然從目前新聞的報導中,我們只看到想要學習的學生們無法就讀自己的理想學校,但若不審慎,未來學校的管理也將面臨崩盤局面。

教育的艾瑞克森的理論談到國中生處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時期,又馬西亞Marcia(1980)延續Erikson的理論,提出自我統合的兩種類型四種狀態:定向型(1成功類)、迷失型、未定型以及早閉型(3失敗類)。單從此來看,問問現在的國中生,真的已「定向」的有幾人?

以往學生以「聯考」為目標來學習先為學生們「定向」,雖不是自願的,但學校還能藉此規範學生行為舉止的合宜性、正當性。故對課業不好的同學,除了課業外仍能規範行為,故在表現態度、行為準則、處世待人等有了正面的指導及依循規範;

從103年起開始正式要有所轉換、改變了,想要不單獨只是重視「主科的課業」,其他的活動、行為、課程、學習態度,也要列在評量內。然而,評定的方式真的有建立嗎?能讀書的書本讀完後,努力的結果沒有成就。不會讀書的在校,找不到方向也沒有其他規範。

一群不讀書、沒有規範、沒有目標、學習沒有目的。然而,對行為一堆藉口
七年級:我在探索、
八年級:仍在探索、
九年級:依究探索,
家長給了意見後,學習不合意了怪罪父母、
老師給了建議後,學習不順利了又怪罪師長。
問自己?自己又不知目標,
以探索為理由每天玩樂,以制度為理由不為自己負責,以人本、民主為理由放縱行為。

在無道德自我規範之下,即使訂定法律條例(校規)來管理團體,不會有成效。而學校的管理需有默契,默契造成風氣。有好的風氣的學校才能持續留存,否則學校的不好風氣養成了學生們的不良習慣、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又心浮氣燥如脫韁野馬般又怎能受規範,不受規範的學生「無法無天」「為所欲為」,教育場所反倒是造就了一些危害社會的份子,豈不諷刺。

學生若沒有目標,規範方式應優先考慮。
學生若能有目標,規範也就只是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