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它指出一尾「魚」。話說「但如果你以爬樹能力來評斷一條魚,牠將相信自己一輩子是笨蛋。」沒錯,這是教育制度的錯。在學習的內容上是必需修正,
學生是魚,教學生魚的事
學生是豹,教學生豹的事
學生是鳥,教學生鳥的事
這是必要的探索,瞭解自己是何屬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上游的。但瞭解之前若沒有嘗試,怎知自己的屬性?
而探索是沒有人能幫忙的,一切在自己的態度上尋求。
認真而做不來,這項就少了些;
認真而做的來,這項就多了些;
不認真本來就做不來,自己在完成後也無所適從,這就是資源浪費了。
若我是魚,固然和鳥、獸類不同,並不是一直抱怨自己和別人不同。
真正瞭解自己,其實會勇往直前,發揮自己的能力,再者,魚並不是只有一隻,在一群魚中,自己是否可以生存,靠的是自己的能力本領。
而若我是鳥,如「天地一沙鷗」有自我的認知後,找到更深層的意義,更能得到同類及各物種的尊重。
若還不知時,「醜小鴨」也告訴我們,當不知自己的屬性、不知自己的差異,有時也需要時間的等待。與別人一起努力的過程也許辛苦,但在最終瞭解自己後,作為亦大不相同。
制度是制度上的事
態度是態度上的事
別讓制度牽著鼻子走,而影響自己態度,
態度是自己的事、一生的事,
而制度是別人制定的,是為團體,若要量身定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註:人不可能只有一種能力,只是能力的多寡短少。藉口無能力,那比起那些真正欠缺的身障人士就更不如了。
註:人不可能只有一種能力,只是能力的多寡短少。藉口無能力,那比起那些真正欠缺的身障人士就更不如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