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https://photos.app.goo.gl/d1wsk8addP2zVKjm61、處理廟後區域。前(3)後(4)。完成這區域,鐵鍊道及中央水溝所圍區域。這兒也枯死了幾棵。
2、要換年度了,更換貼一下窗戶的遮陽紙(1)。
3、中央枯楝旁附近除草。前(3)後(4)。之前還未處理的中央水溝附近也一併處理。可以算完成了。樹下太多的雜草,太過陰濕會讓樹下長不少的菌菇。盡量保持讓根部上方露出。
20241230
https://photos.app.goo.gl/d1wsk8addP2zVKjm6早上和老婆分享昨晚(12/26)夢境。又突然來了個想法
世界上充滿著酒、色、財、氣、吃、喝、嫖、賭,七情六慾;喜、怒、哀、懼、愛、惡、欲 及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意欲、…此些在時空中如空氣般的存在,人人皆能接觸到每個人皆能碰到,無關乎誰,任人選取,打個比喻充斥的那些就是自助餐的餐點唄、或許說是各式各樣的顏料也行。
所謂「任人」,和尚、高僧、比丘、比丘尼、鄉野俗人、士人、農工商、黑人、白人、藝人、明星、網紅、官長、明的人、暗的人、吃素香者、吃葷腥者、親戚、師長、…等凡所有人。
想就有連繫了,就如同是手中拿取了這些餐點、沾染了顏料。此時還有轉寰餘地,不想,洗洗手就好,所謂的金盆洗手,雖然還有色味於手上,經過的時間洗禮就會日漸沖淡而致無有。
已吃了、畫了,就是在肚子內,就是畫在紙上了。已經算是自身在捏塑成長的樣子、畫下作品、有形有象成物,拿了什麼顏色依個人喜好塑造的也就各自不同。
可以更改修正嗎?當然可以。在繳交作品之前,修正是沒問題的。只是吃下的修正要花的時間比起未吃未下手前要多得多。
看這些社會新聞,腥羶、心機、十八禁、…。都是各自所取所得之果。在這時空中取了這些來食用、塑造的也就如實得到。
不吃不畫不行嗎?不行。因為最終要交作品。
可怕嗎?不可怕。別忘了,世界上充斥著的不止是這些。還有仁、愛、禮、智、信、忠、孝、節、義、廉、恥、光、明、善、良…等不同的素材可取呢!
20241227
https://photos.app.goo.gl/6zMSEJnRqmGwpsUk9新聞打開一看,多是車禍的場景,回想自己的曾經,也有五次之多的碰撞,最近這次在113/12/11日,還在處理,就回憶一下檢討檢討。
1、請警察筆錄處理立案是對雙方的保障。有開場有落幕、有起案有結案。而行車紀錄器更是對安全駕駛者有保障的必備物品,是比超速警示更重要的自保工具。
2、「保險」這行業不該、也不能是代為承擔因果的人員,看不到雙方的人而一味的讓「保險人員」代為處理是奇怪的事。看那出事有人死亡時,保險人員才知道回歸退為輔助的地位,這才是本來且正確的立場。「保險人員」本來就是輔助人員,可以在過程中幫忙處理,而不是連最後和解時還要替代雙方出席代言,最後場合的出席不見雙方的人只見到保險業者。這「喧賓奪主」讓原主對發生事情沒有相關責任的擔負,是不良的處理方式。
3、調解應在事前彼此溝通,用調解的方式比民法的提告要快速及和諧,只是要找到「公正」人員才是重點。
4、開車除了自己小心注意外,還要注意防止他人的疏忽所導致的事件。這與2024/11/16寫的「交通安全的意義」有關吧!
20241225
https://photos.app.goo.gl/hvLt9mSPMwYoAQ2E82024/12/19、2024/12/24兩天花了不少時間打電話確認商家住址,準備要寄送獎狀。也接近完成,剩下三、四家有問題的商家。貼住址,也貼了四分之三,還有人來建議用粉紅色的來印住址。因為打電話、貼住址整理列印資料也快到下班,就只是笑笑。剛接受建議訊息時本還認為可行,但再仔細想想,還真不用改,在下方探討探討。
處理這事的過程,是能發現不少問題,也感受到未來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20241223
https://photos.app.goo.gl/iNmbkQokggtseo5r620241220
https://photos.app.goo.gl/V1pgAwhs6WsPKRTj720241218
https://photos.app.goo.gl/GFisexJFd5Gk38Q9A20241216
https://photos.app.goo.gl/o4rfwDd3GmvUV4wt820241213
https://photos.app.goo.gl/ie2xAKb6AtRbFMyv620241211
https://photos.app.goo.gl/y5qiMTprSYPKGAdn720241209
https://photos.app.goo.gl/dyPtTbZS5FXw3dqh720241206
https://photos.app.goo.gl/nWxDW3xRdDz1Ytoa820241204
https://photos.app.goo.gl/5sWjhtF8PGsA3CYw720241202
https://photos.app.goo.gl/rVuknMSPQrcZYK1q9今天送了訂單,不知製作後的效果如何,先來寫一下我的想法。上個月做的不合意的,2024/11/5文章所解釋的文字內容就全作罷,重新來過。
前言,稍作修改如下。
從2020年的計劃、2021年的忠衣服、2022年的孝衣服、今年的2024年打算做「仁」的帽子。接下來幾年或許還有其他的,到時候有想法再說,先解釋說說這次的吧!
![]() |
下有大圖 |
1、左方「亻」以圖看為眉、右眼及鼻,右方「二」為眉及左眼、眼尾。整體看為側臉。
2、夫人也說看起來像「蜻蜓」。
3、其實修改了很多次連結於此,這是最初手畫的圖形。
![]() |
給廠商的「效果圖」 |
20241129
https://photos.app.goo.gl/XerSu5BAtvNhAGUV820241127
https://photos.app.goo.gl/psjYQ9m8TYKs3UWQA20241125
https://photos.app.goo.gl/FmHCu39BtcpoB52C820241122
https://photos.app.goo.gl/tY7rRB19BA4sqZPF820241120
https://photos.app.goo.gl/3M9k1DmaV8W9kjQRA20241118
https://photos.app.goo.gl/nwCcH2gV5aVVzJF87早期寫過「交通如何改善我觀一~三」。
交通如何改善我觀一(2022/3/26)。
交通如何改善我觀二(2022/3/26)。
交通如何改善我觀三2022/5/31。
現在看來,上方論述只探討到初淺的問題,而且也以批評現有的制度為主相關。要能說服改進,也許該要有像樣如論文的論點才能真的有改善。
近來打開電視看那些新聞內容,就是車禍、衝撞、酒駕、…等。每天少不了這些,這些也成為主要報導的主題。然而,看不到宣導、看不到規則的用意本意,規則說服不了行人、駕駛人、一般民眾,難以服眾危險就會叢生。而法律規則、交通法規的訂定更是如研究生、博士生寫論文般對他人想法的東拼西湊而來,都是別人家的比較好,如此心態。沒有「法律」「公權」為後盾者,那能真正成為「民主」國家。若不用心、不明瞭、不探討、沒經驗、沒想法、…。都是空談。
事已至今,不管現今的交通規則是好是壞、或是熟對熟錯。回想這「交通安全」最初的用意就是「行的安全」出門在外就是要「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車子、行人。欲達到這個目標就要;1、靜態的環境「路上給與指示」。2、動態的改變「動向令人知悉」。這兩者基本上是獨立的,互相配合基本上也就有四個組合,各個組合也有各別的用意,能善用彼此的連結或獨立作用就能充分的表達,也就能不發生意外。
一、「路上給與指示」(○)。「動向令人知悉」(○)
二、「路上給與指示」(○)。「動向令人知悉」(Ⅹ)
三、「路上給與指示」(Ⅹ)。「動向令人知悉」(○)
四、「路上給與指示」(Ⅹ)。「動向令人知悉」(Ⅹ)
首先,說明「路上給與指示」是該用路者對環境的熟悉,對陌生人、對路況熟者、…等。能有效的「指示」「警告」「禁止」「提醒」「注意」「遵守」、…。這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傳達意思,所以要設置在任何人都要能看到的地方。讓人、車即使初在此環境時亦能瞭解。若是沒能有此作用,這些裝備都是虛設、應付、空花錢、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罷了。
其次,「動向令人知悉」是人車應對進退的意圖。要令其他人知悉的方式。自己在外就是一個個體,自己的意向動向讓人知道,有兩層意義。
其一,就是告知他人。讓他人能盡早做好準備做好判斷。
其二,就是通告我的意願。用保護自己、危險勿近、閒人閃避都是有趣的意會。
再者,對上述四點稍加說明,(○)(Ⅹ)的用意就是有無。兩者皆有,並不一定是好的,兩者皆無,也不一定是壞的。舉例而言
1、高速公路交流道為單線道。路上彎路有「》」標誌,這是「環境」告知要轉彎,開車人員不用也不需要再打開「右轉」方向燈。因為這是單線道,就只能直直開,其中沒有變換的可能。當然,有要匯集到其他的匝道、有交叉路口要轉彎、要路邊停車等就另當別論。這是「一」的例子。
2、晚上不開燈。老是聽到一些人說「我看得見」。這不是你看不看的見的問題。問題是別人看的見看不見。開燈也是要讓他人看見「我在這兒」能注意到的意思。這是「三」的例子。
3、十字路口有左轉車道,紅燈後直行車卻停在上面,也不打方向燈,綠燈後就直行。或是要左轉的車道不打方向燈,或是到點後才打。讓跟在後方直行的車無法前進而需變更,這都是困擾他人的方式。要左轉,除了第一輛車要打方向燈外,最後一輛也必須要打方向燈的。中間車輛要打不打就不是如此重要了。這是「二」的例子。
4、《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在2023/6/30正式上路。這「行人條例」就是危險的法規。人員在環境上是沒標示的更該注意,不是馬路窄小就沒車,不是馬路中央也能走,所有車子都要讓我。如此心態就是陷自己於危險之中。這是「四」的例子。
那來問問:
酒駕是?超速是?無照駕駛是?
最後,交通規則是無敵的?不可變通的?
當然不是!否則,路上的改道、交警的指揮、事故排解的變道、…等又該如何?
20241115
https://photos.app.goo.gl/Ftcf6DRar1HEGATY820241113
https://photos.app.goo.gl/fatBBoCcN2aZuZoN920241111
https://photos.app.goo.gl/6YZft5x6fxkhqSDR620241108
https://photos.app.goo.gl/dcffVrSqffdrhabU720241106
https://photos.app.goo.gl/zJs7aZrHNRvU97Bg9從2020年的計劃、2021年的忠衣服、2022年的孝衣服、今年的2024年仁帽子。接下來幾年或許還有其他的,先解釋說說這次的吧!
1、左方「亻」以圖看為眉、右眼及鼻,右方「二」為眉及左眼、眼尾。整體看為側臉。
2、整體看來似大象,下方四行字為四條腿。
「一目了然」要一眼就能看清,是從內心而得;也就是「心眼」是用心來觀察、用「大智慧」(文殊菩薩)來觀察,如此才可以得到結果。圖像中的「仁」展示的就是側臉的一個眼睛。
「正直」是鼻樑,氣學對應的是脊椎就是龍骨。「聞」鼻子來聞,「聞聲」就變成了聽覺了。這聞聲救苦就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於塵世眾生為飢寒之類所產生的煩惱。
「相由心生」相為果報之顯示,是累積所成的,孝親的表現就是地藏菩薩的展現。以正向的方向想法來為目標才會堆疊美好的願景。「ㄘ」於此個自解讀為三種意思,一為正「差」、二為負「疵」、三為中間者「ㄘ」。
20241104
https://photos.app.goo.gl/Xy7qAiNKFFuviF6f920241101
https://photos.app.goo.gl/Z5WmL6LW5DEWbyna72024/10/30開車在路上回家時,看到宣傳車在抗議焚化爐。有感
垃圾焚化爐建不建、建在什麼地方、...等問題。是一件在民主盛行卻科技新知不普及的風氣下所苦惱的一件事。
處理垃圾本來就是費工時力的工作,說要在那個地方建這焚化爐,這區域的居民就會起來抗議。
有人說:「大家都要丟垃圾都會丟垃圾,都不要焚化爐建在自己家園」這句話聽來是正確的,但卻不是有知識智慧者的言論。
以我的觀點而言,它是必要的,政府的經費不是常有,有經費蓋時那應極力爭取在我家蓋,不僅可以就近監督,還有回饋金可以領。也就是,在我家蓋好了,大家要來使用,那就要付費。建設時自己不用花錢、使用時不用花錢、還有錢可以領,其他人來使用還要收費。給不給來、給不給用、加不加錢的權力在我,就是看我臉色的意思。這就是當先鋒的好處。
況「我去拜託別人」與「別人來拜託我」是不同的立場與角色。正常狀況下,誰又會喜歡當前者呢!
1、先想想
機會過了想跟著建:看人獲得好處後再來跟進,那也要自己花錢,因為經費不是常有的。就算建好了,也就只是成為常態而已。
2、再看看
(1)、看那集集殯葬的私人火化場不就是排除眾議,現在連外縣市的死人都要爭搶的來排隊。
(2)、看名間BaBu公園的「最先設立」,與其他鄉鎮之後來再規畫設立的不同。
(3)、看那竹山紫南宮香火的鼎盛,周圍居民縣鎮民藉此獲得的「回饋」,都替國中小學生省下了每天午餐費用了。
...
有先見的人先設立了,人潮來了,錢潮來了,設備豐富了,名氣有了,廣告有了,那就是一個觀光景點,鄉鎮藉以發展周邊的聚點。
臭嗎?想多了(其他縣市沒有嗎?)
環境影響嗎?比光電好多了
還有 #回饋金
20241030
https://photos.app.goo.gl/vbrRnWvXsY9ZCmr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