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無禮寸步難行

25日沒發現四樓要開始工程,只看到有不少工具在旁。況有長官要來考核評鑑,也沒多留意。
26日還是到四樓活動,下樓時稍加注意,看到樓梯的半樓間有貼告示。既然有貼告示,那就遵守一下,也算是「禮」吧!另外找每天一大早上來可以活動的地方。
27日,到會議室有兩個門,直走一門、走廊側一門。這到會議廳的走道前方的小空地,這兒早上沒人且算隱匿,就在這兒。

活動  類似的動作=>同樣的時間=>結束

回到辦公室時,恰遇到一小孩。這小孩態度奇特,看來是在家聽了不少家人公私的談論。

剛好刷到不少教育子女的文章,稍微談談

網路論談上有不少未婚博士、研究生、發表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高論,甚至還有政府單位發了沒有社會教育的文章,對我而言皆是「廢文」。

資料來源

以上述討論的內容為例,對於小孩的問好,真正用意並不是如此!只是問好而已嗎?

1、學齡前的孩童,當然不用、也不必有這些要求。歸究原因可以唯一「就是不懂」。不懂親屬間的稱謂、關係、名稱、…等。叫,只是跟著依著樣子學叫學說,就是不懂。可請其問好但不用勉強。

2、女權曾說,那些「媽媽低人一等」嫁人後,叫夫家、娘家的人都變成低一級,就是不明白緣由,不明事理來由,之前文章有論述,不再詳說。重點是「這是要教小孩才如此」。

3、上了學的小孩,見到認識的長輩不會打招呼,可惜了。以往在「公民與道德」中還會談到禮儀,餐位、坐車、行走、…等。現在沒有這些課程,態度隨意、隨便、也就無禮,沒大沒小就容易目中無人,若自視比天高,那就容易無法無天。這不是教育的目的呢!

4、學校教育不教這些了,就該回歸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若不指導,一堆「沒家教」的人,那人與人的相處,因為無禮,就容易有衝突

總歸,古人留言「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有其道理。
等知行契合就能感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