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20220118
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兩人關係
人的關係由自己開始。與另一個人的關係而有了兩人。而人一多,這關係的連結就是多。只是這「主角」皆是從「自己」連結出去的!
一、先說說重要的事項
自己與另一人的關係,能決定行為的,只有自己這一方,另一方自己則是無能為力呢!即使是利誘、暴力、欺瞞、藥物…等方式。也無法「控制」不是自己的另一方。
二、再談談兩人關係
從無關、路人、目視、點頭、問候、說話、聊天、作揖、握手、拍肩、摟腰、擁抱、牽手、親吻、同眠、體觸、共浴(裸對)、交合、生子(註)。
除了第一項外,就每個項目有「選」與「不選」,這組合就有二的十八次方(262,144)之多!
若沒有前面只有後面,就會產生問題。
不過,這問題的產生也是雙方面的認定。「選」與「不選」在兩個人來說就是「同意」與「不同意」
三、身體造成不同心態
以交合(性)而言,女性器官在內,若要清潔,方式較複雜,除了合意外,就看「潔癖」的多與少了。嚴重的會連接受都無法接受。次要的就一個、…等。而男性器官在外,清洗容易,這就看「理性」的多與少了!而這「髒與不髒」「亂與不亂」的說法,一方多是物質面的、一方則是精神面的。
所以,社會上的一些新聞報導,不妨看看就好!
終歸這是「這兩個人的問題」
其他人,
請顧好自己!
註:這關係的或多、或少,也與個人有關。這次方的多與少就不一樣了!
家事?你不轉,我轉
2022年開始,不再要小孩幫忙家事了!
原本以為要讓小孩學習,結果她們得到的多是被糾正、指責的聲音。本來的學習用意以及要讓小孩有歸屬感的,反而沒有!
國中階段,算來也三年多了!從洗碗、倒垃圾、擦桌子、家中的整理、以及對自己衣服的曬晾及收放、洗米煮飯、炒菜、…等。這糾正、指責的,常聽到的是「快去」「又忘記」「拖拖拉拉」。回應的也常是「等一下」,到最後卻沒有完成!
或許是眾多的外界吸引、課業多,使得交代的事情未能完成。但是,最終得到這負面的言詞!其實自己說這些話,聽在心裡也不舒服。
你不想做、忘記做、拖拖拉拉,我看不慣那讓就通通都讓我來處理了
回想以前的日子
1、洗米:那是沒有精米(洗過的米)的時期。洗個米要個把鐘頭,米中的小石子多的是,若沒洗乾淨,吃飯咬到不僅自己不舒服,也會被罵,吃米飯倒不如吃粥來得好,吃其他的也行。那時心中就在想,怎麼洗米就這麼辛苦,不知有沒有不用洗的米呢!當時剛出這種精米時,也超興奮,家中買米時都會看一下買的是那一種的!
2、洗菜:炒菜之前要洗菜。根莖類較好處理外,葉菜類就需要費時了。要將菜蟲「完全」去除,那要花多少的時間來處理?人口數的多少也決定了這洗菜的時間,這洗菜的時間也決定了乾淨的程度。
記得有一年在鄉下代理導師,剛好午餐秘書要師長宣導一些訊息。其中一項「餐點內有蟲要反應」。也這麼剛好,中午就有同學發現了蟲「馬上反應」。我對同學說明了洗菜的狀況,雖仍向兩位廚房大姐反應此事,但也表明了量力為之。
「專門來找蟲蟲」、「不小心看到的」、「看到有同理心」、「看到毫不在乎」這都是不同的心態。
3、交代:家中長輩咐囑的事總是牢記在心。眼睛看多了、耳朵聽多了、常放在心上,那做事的時候就不會問東問西。長輩雖只看到「結果」,最終不是盡善盡美,但也可以接受。自然而然學習到的事就多了!
沒有環境。這有如「要求」的學習,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現在收回了這些「家事」的處理。
洗碗時,小孩有時來幫忙擦一下桌子,我就說了一聲「謝謝」
垃圾車來了,小孩偶爾幫忙拿出去倒,就說了一聲「好乖」
這感覺,或許不一樣了!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20220114
20220114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20220113
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