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談「國」與「家」

 國家 。「國家」
「國」「家」
談「國」與「家」

國家,組成的要素人民、領土、政府、主權
來談談上述的「人民」要素,實際上人民不能稱為國家要素,家庭才堪稱是。

話說家是國的基礎,為何不是人?
人民可以是國的基礎,但,人,各有所性,心性漂蕩,言行各有規矩標準,一樣米養百樣人,是以其說人為國的根基,此根基必不穩固。何況,人若沒有共同的想法理念,集合在一起也只是烏合之眾,難成為真正之國。
見那在國外搖旗吶喊說是為國家,但在不恰當的人事時地物做此事,難道不是給國家添亂。反觀,再者,若見同一人物在自己國家中卻是毫無國家觀念,違法作亂,犯紀不守綱常,貪圖私利危害同胞,如此之人怎堪稱為國之基礎?

國的最小單位是家,眾多的家組成了國,國的人員機關運作,是各家的託付。
故「沒有國那有家」是因為國保障了眾家、維護了眾家,眾家也願為國做出貢獻,眾志成城的力量也就大,這言論才會合理。
1981年張帝「國家」這首歌歌詞談到的前提是「守護家園的國」受到危難而發起的號召。
反之,若國沒有為眾家來著想,將國視為己家還排除其他家,那又如何來要談這句「沒有國那有家」,國只顧自身圖利不顧百姓維家之計又何來萬眾齊心之力?!


人的成家立業,「成家」「立業」。不管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兩種都是對責任心的建立,開始對責任的負起。

立業,雖然是人與人間每個人有共同的想法理念來集合在一起成就事業。然而,以利為中心,難以成為國的基礎,也難有精神的傳承。

成家,是人的進階,是要對家庭成員有所付出,不單是考慮個人。它也蘊含了責任,須要考慮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長上、父母、妻子、子女、後人。能維持良好家庭的運作,經營良好的家庭,有這眾多家庭的責任心的集結,才能成為國之根本。
2009年這首「國家」由劉媛媛、成龍首先唱演,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所作的歌曲。表現對民富國強的期盼。




當國家有難,可以自動挺身而出者表面上看起來是單個人的付出犧牲,那個背後不是為了維護「家」而生出力量奮鬥、奮戰的;感受到安全保障的唇亡齒寒,施受中的恩賜回報,瞭解孤軍奮戰與合眾團結的力量差異,亦如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 趨異也。
而若國家臨危卻無人挺身,那必是國家如紂暴民般只知為己之享樂利己之策行,棄民家如敝屣致使人人自危,國亡之改朝換代也是必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