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4日 星期二

20060122大學學測

2006年大學學測22日第一節考國文,而國文題目倍受爭議。(所有考題網址,見PDF檔)

其中火星文字問題截錄下面一小段。它應該等電視播過「電車男」再來考才對,哈!

...網路上Orz常寫作orz、Oro、Or2、On_、Otz、OTL、sto、Jto、○ ̄_等,但仍以「orz」最為常用。並有混合型及變體,如一臉無可奈何表情的囧rz、換一邊跪的sto、嬰兒版On、黑人頭●rz、無可奈何戴斗笠「商rz」、放了個屁的or2=3,...

國文?「日本」味道有些濃...
數學高中課程久未研讀。雖然乍看之下不會,但是看起來並沒有太多難題!


20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我的作文怎麼寫?

雖然小學、國中階段的老師及家人有要求我寫日記。但是,文章的寫作仍是我頭疼的項目。也不知怎麼的,那些以前為了「敷衍」(算是)大家的日記,至今(2006/01/11)還放在抽屜中,偶爾想到拿起來看,這文章的內容,果真是不堪入目。哈
或許是「成長」的關係,或許有了些「經歷」吧!多少生出了一些心得,對於寫作也有了初淺的看法。它們比起那些國文教師的教導可能差十萬八千里,但也足以提供參考:

1.文章的寫作,就如同說話般。
不同的是:說話一出口就會造成效果,文章在還沒發表前都可以修改!(像本網誌這般的發表方式,發表後還可以修改呢!)我呢不是一個喜歡說東說西、閒聊話題沒完沒了的人!在有一些想法時,就只有用文章來表達,而最初在文章的寫作時用原子筆的「塗塗改改」,這東一塊西一塊烏烏漆黑的方形、矩形也對自己造成反效果!(需要更改,就用可以更改的工具;需要時間,就給多一點的時間)

2.試著瞭解寫文章者的感覺
瞭解文內的內容,與只是朗讀有不同的所得!
朗讀可以對字的「形、音」有非常多的聯想與認識,而要對「義」有所了解,就必須靜下心來體會體會了!讀誦「經典」與體會「經典」對自我有不同的成長,才不至落得初學金剛經的德山禪師了!

3.心要先認同,模仿效果才加倍
看了一篇文章,認同了文章的內容,再來依此方式描寫,即使從全文的抄寫開始也可,其次修改幾個自己的用語、改變自己的詮釋方式、最後也就能寫出自己的文章了!

4.白話文是詳細,文言文是精細
小三、小四的暑假狂讀了一些小說,看完了書櫃中的「封神榜」「西遊記」「鏡花緣」…許多小故事、…「天方夜譚」「福爾摩斯」「亞森羅蘋」…等。(還好認識的字已經足夠應付,也具有查字典的能力了)。雖然,故事細節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不過,也了解了「詳細」的過程是吸引人的必要步驟!那些坊間「故事般」的書籍「愛情、武俠、科幻」,那一本又何嘗不是將一舉手、一投足的細節交待的「十分詳細」呢?人們就是被這情境的牽引而隨著有了虛擬的假想:自己就是那一位主角啊!

5.沒有想法,欠缺的只是經驗(體驗)
經驗、體驗可以從別人的文章中獲得:單單看一篇文章來分析「寫文章的方法」可以體驗;看一些相關的文章內容來認識一些知識,也可以有心得!

2006年1月8日 星期日

天堂與地獄

2006/01/08撰述
自小就常聽到「天堂與地獄」之說,人死後果真有此境地嗎?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死而復生的人說過此語、有佛書經典留下此語、而各家宗教的佈道人也無不以此警示人們的行為。
為何有這詞語,以GOOGLE來查,也不一定查得到自己所要的答案!
先提幾個問題讓各位想想!
1.人生的終極是「入世觀」或是「出世觀」?
2.以修行而言,是「入世修」或是「出世修」?
3.對於口語的表達,是否可以將「內心」的意思完全的說出?
4.有形的東西可以修正,還是無形空有想像的東西可以修正?
您的答案是?


註:入世:生於人世間;出世:死後之狀態
太守訪白隱禪師」「武士問禪師

2006年1月5日 星期四

人不能沒有雞的世界

老婆說,聽到下面的歌詞內容,看到下面標題連結的Flash檔,她覺得很悲、很想哭耶!
我不想說我很清潔,我不想說我很安全,
可是我不能拒絕人們的誤解,
看看緊閉的圈數數剛下的蛋,等待被撲殺的危險。
吃我的肉,我沒意見;拿我的蛋,我也情願;
可是我不能容忍被當作污染,
想想命運的苦擦擦含淚的眼,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一樣的雞肉,一樣的雞蛋,一樣的我們咋就成了傳染源,
禽流感,很危險,誰讓咱有個鳥類祖先。
孩子他爹,已經被處決;孩子他哥,抓去做實驗;
這年頭做只雞比做人還艱難,
就算熬過今天就算過了明天,後天估計也得玩兒完。
一樣的雞肉,一樣的雞蛋,一樣的我們卻已不值一錢,
一樣得吃肉,一樣得吃飯,人不能沒有雞的世界。
一樣的雞肉,一樣的雞蛋,一樣的我們卻過不了本命年,
一樣得吃肉,一樣得吃飯,人不能沒有雞的世界。
2005年過去了,希望一切不美好都能過去,
願天下所有的小雞、小鴨、小朋友們都能健康成長,
願世界充滿健康和和平,人不能没有雞的世界!!!

2005年8月21日 星期日

查找「林氏大宗譜」印族譜

2005.08.21

至「南投縣文化中心」查找到「林氏大宗譜」、「家族譜資料調查(南投)18」資料,並影印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