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量化解釋「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說了這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有人不懂,以為諷刺!

即使諷刺,比起「寬以律己,嚴以待人」也好多了!
下方說明一下!
==========
嚴,寬。因人而異!
舉幾個例,同件事
一、100與100.1。100是嚴,100.1是寬
二、10與10.0001。10是嚴,10.0001是寬
三、1與100。1是嚴,100是寬
以0嚴格要求自己的無缺失,對自己苛刻了些。
也難有人做到!
==========
只要這1與100不是1(公斤)與100(公分)的關係就好了
【看了些質詢的問答,有感】

20221122逐水草而除

 20221122

https://photos.app.goo.gl/XqrrEprrwnCGRCfx7
1、工寮前後整理(2),清水泥管(2)
2、尋找長草隨機除草(5)
3、工寮旁上方四角地除草、水溝、水池旁、馬路等(8)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20221121水重要水道更重要

 20221121

https://photos.app.goo.gl/5Di2a1jkuLUoRfp58
1、廟後凹地填平,樹枝修剪(8)
2、水來了,還好之前有稍微挖下水溝(3)
3、隨機除草前(2),挖池水水道前(3)。
4、隨機除草後(7),挖池水水道後(3)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孝之解讀新曉。孝不孝之二

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來由如下

一、有從家庭中的長輩流傳學習的:親友家族長輩間的互相對待、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有意無意間,總有些大大小小的影響;好的,接續承上啟下,對認知成長、應對進退有加分作用,壞的,且連自己都厭惡的行為態度卻不修正豈不是陷入討厭自己的矛盾。

二、也有從日常頻繁接觸而習成的:玩伴、鄰居、同學、朋友、聽聞、新聞、媒體,五官中的眼睛所看、耳朵常聽、鼻子喜聞、口嘴食吃、常想常念,一天二天、一月兩月、一年二年、一旬二旬,日積月累之下漸漸就慢慢的養成習慣。

小的習慣,稱為個性。它成了個人的偏好!是好是壞,吸引著志同道合、氣味相投的人。
:菸友、聚賭、…。

大的習慣,稱為風俗。有了眾人影響、在意他人眼光的力量驅使!是好是壞,選擇也會受到外在的制約。
:婚喪喜慶

三、前世轉生今世所依循:這論點在此不談。它會淪為人們有壞毛病時不改變、不修正的藉口。

首先,人的成長過程中,前半段,以現在而言是十八歲以前,是父母教養且有義務引導的。如同建築的基礎,這基礎材料有上述一、二兩者來源。
這兩者皆是來源,故第一點,家庭不和諧不能成為行為可以有偏差的藉口?難道沒有五官去觀察其他不同狀況生命的存在?第二點,周遭人員環境的影響也不能成為自己最後所做決定錯誤的理由?難道沒有體會過似曾相似的情境、感受到相同的事情一直發生?

其次,十八歲之後,對出外在外闖蕩的人,這人生未來有何差池,影響不影響改變、決定,也就只能各憑定力、各憑本事了!人的成長,不管是身體心理靈性。建造的工人實作者,當然是「個人」「自己」。雖然,身為監工的父母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動手的執行者,終歸是自己!

最後,解釋這句話所談到的「博奕」「飲酒」。
這兩個詞,當然只是舉例。所要談的重點不是只有這兩項,凡是那些會讓我們沉迷、喪失心志、成癮的外物,都是如此!著重或是專注於這兩項而忽略其他事項的,那就小看文字傳達的意境了!

附帶一提,習慣了這與這些讓人成癮的物品為伍,會導致何種結果?
一、金錢的流失、收支的失衡
二、個人行為的放大不顧他人的處境
三、情緒的波動、自我控制力的喪失

可以自己…列出

除上所談關於自身成長相關外,將其述記為所謂的「不孝」之列
不就是它暗示了身為父母這身分職責的監工不力之緣故。
在自顧不暇之餘,又怎會有反哺奉養如前一篇所談,額外之心呢?


====================================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鬭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20221118土肉桂與印尼肉桂的區別

 20221118

https://photos.app.goo.gl/JqjPJhLD3L5Hoj3r8
1、處理廟後區域(11),肉桂樹旁薑黃已枯黃一併處理。看來乾淨多了!
2、香蕉樹旁及附近相思樹的修整(8)。
3、查了土肉桂與印尼肉桂的相關知識,在工寮已長高大的肉桂樹從資料的訊息看來是屬於印尼肉桂,昨天看到的苗種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