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談「國」與「家」

 國家 。「國家」
「國」「家」
談「國」與「家」

國家,組成的要素人民、領土、政府、主權
來談談上述的「人民」要素,實際上人民不能稱為國家要素,家庭才堪稱是。

話說家是國的基礎,為何不是人?
人民可以是國的基礎,但,人,各有所性,心性漂蕩,言行各有規矩標準,一樣米養百樣人,是以其說人為國的根基,此根基必不穩固。何況,人若沒有共同的想法理念,集合在一起也只是烏合之眾,難成為真正之國。
見那在國外搖旗吶喊說是為國家,但在不恰當的人事時地物做此事,難道不是給國家添亂。反觀,再者,若見同一人物在自己國家中卻是毫無國家觀念,違法作亂,犯紀不守綱常,貪圖私利危害同胞,如此之人怎堪稱為國之基礎?

國的最小單位是家,眾多的家組成了國,國的人員機關運作,是各家的託付。
故「沒有國那有家」是因為國保障了眾家、維護了眾家,眾家也願為國做出貢獻,眾志成城的力量也就大,這言論才會合理。
1981年張帝「國家」這首歌歌詞談到的前提是「守護家園的國」受到危難而發起的號召。
反之,若國沒有為眾家來著想,將國視為己家還排除其他家,那又如何來要談這句「沒有國那有家」,國只顧自身圖利不顧百姓維家之計又何來萬眾齊心之力?!


人的成家立業,「成家」「立業」。不管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兩種都是對責任心的建立,開始對責任的負起。

立業,雖然是人與人間每個人有共同的想法理念來集合在一起成就事業。然而,以利為中心,難以成為國的基礎,也難有精神的傳承。

成家,是人的進階,是要對家庭成員有所付出,不單是考慮個人。它也蘊含了責任,須要考慮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長上、父母、妻子、子女、後人。能維持良好家庭的運作,經營良好的家庭,有這眾多家庭的責任心的集結,才能成為國之根本。
2009年這首「國家」由劉媛媛、成龍首先唱演,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所作的歌曲。表現對民富國強的期盼。




當國家有難,可以自動挺身而出者表面上看起來是單個人的付出犧牲,那個背後不是為了維護「家」而生出力量奮鬥、奮戰的;感受到安全保障的唇亡齒寒,施受中的恩賜回報,瞭解孤軍奮戰與合眾團結的力量差異,亦如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 趨異也。
而若國家臨危卻無人挺身,那必是國家如紂暴民般只知為己之享樂利己之策行,棄民家如敝屣致使人人自危,國亡之改朝換代也是必然。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1971年秋決看「廢死」問題

秋決 (刑責)是中國古代執行死刑一般在秋季。

百度百科:秋決  查詢
古代執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節,這與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即順應天意。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人的行為包括政治活動都要順應天時,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皇帝即是天的兒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時行事。處決犯人也是如此。


這是1971年的片子「秋決」,簡要略過,詳見原片內容。
主角 裴剛 原是個沒有責任感脾氣剛烈暴燥的男子,會有「殺人」如此行為必有其因。
其中有延續後代男女關係,我覺得這並不是重點。
 
契機在男子的改變,改變也不是一時的,而是真心的承認錯誤,並對其有了新的體悟。
這認知的起源是對「」的看重,亦即男子在成親結婚成家後,有了責任感
責任感就能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能替獄卒著想、為妻女著想。

不死還不行,怕連累了大家

死,對大家都有好處
不死,則對大家有不好的影響
故在生與死能有所抉擇時, 該如何選擇?

而身為旁人的我而言,當這人能坦然的面對死亡時,對於此人的「死」與「生」就沒什麼一定要如何作為的想法了。
也就是當犯人有了下方的想法時,「死刑」也就沒有必要了。
死,他心甘情願。能還債。
生,他心有所愧。活受罪。

你的決定又如何?



20240906割草機修好了,應該可以用一陣子

 20240906

https://photos.app.goo.gl/uXi6tXAG4PLWRJp8A
1、除除路旁區域。前(2)後(4)。到農機行拿割草機(3)。機器下方換新(1)。
2、工寮附近除草。前(1)發動引擎(1+v1)。聲音小且沒熄火。看一下外軟管(1)店家有換過二手堪用的。
3、除草後(3)。這軟管割草機很久沒如此有力道了,維修成果算好的,價位就不知了。草較長較粗的區域,就可以快速完成。使用期希望可以更長久。
4、木瓜黃在想來摘都來不及(1)被搶先食用了,屢試不爽。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又是吃素的議題


不殺生是修行人的五戒之一
若你是修行人(註),您該好好思考
若您不是修行人,那應該和你無關

以往,佛陀托缽化緣,施主給什麼就什麼,沒有葷素的說法,也只有提到「不殺生」。故,有修行者以此為基礎,也就有了如題的見解。

依現在社會的型態,托缽已經不是修行者主要結緣方式。三餐的飲食也不是以乞食來進行。
然而,進食是必要的,不管是一餐兩餐或三餐。常見的方式有自給自足施主供養自己點食(點餐)
就此三種來商討看看

1、自給自足

自己煮自己吃,當然不殺生就不能殺害生靈,煮食生靈,也就沒有葷食。那,買葷食材料來自己烹調的算殺生嗎?
終歸到底非自然死亡,必有致此物於死之人,修行人若因為想吃而導致令他人有此行為,也是分說不清「殺生」的緣由。要是推託了,也就不能稱修行人了。
故素餐有必要。


2、施主供養(請客)

施主供養,若請葷食不就致使因供養修行者而做殺生的動作「讓你犯戒殺生來供養我」這不是真修行者的心態。
我沒殺生我為佛,
你殺生來供養我,
度化豈是推墜落,
誰是因來誰是果。

故素餐有必要。

3、自己點食(點餐)

到餐廳用餐,若點食了葷食,在眾多的葷食中點了這道餐,難道不是因為自己想吃嗎?想吃葷食,又豈不會致人有殺生的作為?
故素食餐廳有必要。


如此,那些故意讓修行人食葷食而為之令其犯戒之事,修行人又何必耿耿於懷

如此,能更便利於「唯一」與外在相關的飲食修行,又怎能不更加的謹慎小心

註:修行人,認為「人」有需要修正的缺點。

20240905網站提供下載服務

 20240905

https://photos.app.goo.gl/4Xj7GHXY4h4Zp4HPA
1、整理了108年~110年的檔案歷年評鑑,依縣市分公司名稱,以便之後送獎狀用。因為臨時工出差沒有保險,故不在上班時間送。
2、熟悉網站內的功能,並將官員議員提供的電子輓聯(3)上傳供禮儀社及他館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