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優秀的員工要離職。可惜了

工作有些變動;本來是先到辦公室打卡,再到工地去準備工作、午餐、…等。故早上打卡時間就早了些,開門也就早。呂同事也很早到辦公室,他沒有鑰匙,有幾次還等我開門,和他聊過也就知道他的時間作息;當然,我也有忘了帶鑰匙的時候,心中還有些抱歉呢!

現在,工作不太一樣,修正了作息;先到工地去準備午餐,再到辦公室打卡,開門也就晚了些。因為調整了作息,也知道呂同事到辦公室的時間,想說,把鑰匙借給他先開門,免得他等太久。早上就叫住他,要說這事時,才知道他昨天(5/22)已經申請離職了!沒有細說,只說是環境的關係。

和他也沒有太多交集,看到工作態度是很好的,怎會如此,就想瞭解,一早問他有沒有空,就找他聊了一下,也才知道源由。

這...過程就不詳細描述。其他同事的工作態度影響不小,這同事的本事及態度我也觀察過,會發生問題也是意料中事,只是為何原本已離開這兒了怎麼又會回來,想不通?自覺與「關係」有關,只是呂先生說不是,這點我倒是存疑。

說來,與我這工作變動有些雷同,之前文章已有,就不再重覆了,自我提點了幾項
1、「負責」與「協助」還是有分別的。
2、公保、勞保、農保,本來就是不同的。否則,又為何而分?
3、明上層意?體下層恤?沒有輕重,借彼知己。
4、溝通本是瞭解的渠橋通道,他心通這神通沒這麼容易。
5、有些事,還是需要親身經歷。
6、莫要掌控他人,給訊息知其意,並留得餘地。
7、攬功推過,為上者切忌。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談選舉與罷免的不同

選舉與罷免,網路上有很多的人談到罷免、鼓吹罷免,說的都是「人民的公民權」。沒錯,這是表相上看到的,稍加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其中有些不同之處。

選舉,它是從多數人、優秀的人中選擇好的,對於選舉與被選舉的人,並沒有什麼負面的被針對、對待。而這「被選舉人」就人的方面也沒有篩選的機制,參與就是要先有一筆錢。所以,明確的來說,還是有侷限的,有「利」的屬性,談到「利」這必然會有弊端的,就不細談了!

罷免,它是針對「一個人」的論斷與評價,對於「被選舉人」總感覺像是被霸凌般,被一群人、一堆人來論斷,就是負面的。對於參與投票的人來說就成為評斷的人,不管是好是壞,都是對人的指指點點。

不知是現在的人想要速成及喜愛批評,還是以往的人善良與寬容。

早期的人說的是「選完四年讓你做看看,做不好下次就不選你」
現在的人卻是一年做不好要準備罷免,這位置都還沒熱就要趕人下台,實在是不知所以呢!

做不好,其實有不少利用各種法理情的方式來推動他、改善他、改變他、督促他、…等。利用法規、利用薪資、利用權力、…。

直接罷免,不留餘地,終歸不是好處。

況,一次罷免一人,花一次錢、花一次人力、花一次物資、…。

況,罷兩人呢?罷三人呢?

況,罷免多人還不能和選舉一樣來處理。

所以,推動罷免的人,不知其心態為何呢?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又是處理公文

最初,公文的處理,最早是在當兵時,全都是紙本的,沒有所謂的電子公文,用手寫的或是單機電腦打好文件後用漢書列印。當時還做了「武功秘笈」。羅學弟來接職務時,也印了一份給他。

其次,在民100年左右接了訓管組長後,也是辦了不少的公文與其接觸不少,這次是有電子公文及紙本的,只是電子公文還未普及。且校內的工作比起發文與外部的溝通交涉來說,這內部的管理工作是較多的,外部的來文雖多,涉及的人員也不多,辦理過程算簡單。
那時是...學生還沒到校時我就在,晚上有時還待到八、九點。前半是為了學生安全,後半也不常如此,怕因此而令學校產生實施晚自習的活動,影響其他師長的作習。
一年後,製作了不少的資料,還能燒錄整片「自製文件」留傳。

現在,這公文系統算是有些規模了。界面做得精彩也比之前複雜多了。
公家機關往來多數會用到,只要流程熟悉算簡單。
與民間機關就需要發紙本的文件,還沒遇到,不知道。

壞習慣是,接了工作就會想要整理
1、讓後來的人接手容易圖文自立
2、讓自己知道地球不是繞著自己
3、從整理過程理出頭緒看出端倪

熟悉總需要時間,這花眼力的事,目前而言算是吃力的的事。

就試試!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簡單用人變複雜

用人其實是簡單的事。在職務上會有預定的員額,也就是在人事編制上會有所謂的缺額。而編制會有職務及專長的職稱。符合這些所召進的成員才是正規的,也就是編制上的缺額與人員的招募兩者是「一對一」的,且是完全正確。

然,實際上則不是如此,有不少的問題衍生,這都是「人」的關係,舉例來說:

1、編制上。職務有不同的需求,就要更動編制,不更動編制用不同的人,這是奇怪的。

2、人員上。人員要配合編制上的需求,人員能力不同於編制,佔了編制,這是奇怪的。

3、關係上。利用關係、權力、或是眾人壓力來獲得,這是奇怪的。

說真的,在關係上由內部處理、及外部處理。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雖然都不是正常的方式,但內部處理後會比起外部處理,將衍生更多的人事問題。

況,外部處理通常是議員、立委、地方有力人士、…等來介入。為官者是落個「無可奈何」「無能為力」「不與干涉」「靜心旁觀」各路人馬戰鬥的現象,也沒什麼可議的。

但,若是內部用人就不然了,就非要用這人,未來為官者強以此用內部處理人事,將會落人口舌,有把柄在他人手上。不是好事。

「這人」也會有不同的心態,一是事過境遷、一是人情壓力,一是多有負擔、一是我行我素,…等。

這氣學說的「連償界」的事,還是不要牽扯的好!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好的族譜程式,繁體系統沒法用

沒有適當的族譜程式呢

最早2006年處理族譜時的軟體「GeneBuilder」它應該是研究生開發的軟體已經沒在更新,因為電腦的進步,當時可以建檔、列印,但現在是可以建檔但無法列印。

前些日子在網路上找到網上的族譜建立方式,有些有限定人數、有些需要估算先人的死亡日期、有些要費用月費、年費…等,都不適用。

現在又找到「汐說族譜」也是2014年左右就有將近10年了,也不知何時又要不能用了

因為6月中要到內陸看看,想說再重新建立這族譜如海報般的印出來,在這幾天就再試試了

是有發現不錯可以長久用的Excel製作的軟體「絲連族譜」,可惜是簡體的。

今天在網路上查找,還找到已逝的二伯父(林振亨)生前的訊息,可以加在族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