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公文的處理,最早是在當兵時,全都是紙本的,沒有所謂的電子公文,用手寫的或是單機電腦打好文件後用漢書列印。當時還做了「武功秘笈」。羅學弟來接職務時,也印了一份給他。
其次,在民100年左右接了訓管組長後,也是辦了不少的公文與其接觸不少,這次是有電子公文及紙本的,只是電子公文還未普及。且校內的工作比起發文與外部的溝通交涉來說,這內部的管理工作是較多的,外部的來文雖多,涉及的人員也不多,辦理過程算簡單。
那時是...學生還沒到校時我就在,晚上有時還待到八、九點。前半是為了學生安全,後半也不常如此,怕因此而令學校產生實施晚自習的活動,影響其他師長的作習。
一年後,製作了不少的資料,還能燒錄整片「自製文件」留傳。
現在,這公文系統算是有些規模了。界面做得精彩也比之前複雜多了。
公家機關往來多數會用到,只要流程熟悉算簡單。
與民間機關就需要發紙本的文件,還沒遇到,不知道。
壞習慣是,接了工作就會想要整理
1、讓後來的人接手容易圖文自立
2、讓自己知道地球不是繞著自己
3、從整理過程理出頭緒看出端倪
熟悉總需要時間,這花眼力的事,目前而言算是吃力的的事。
就試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