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李兄談了下心情,對於工作變化的感覺,表面看來釋懷,心中還是有難疏解之處。
晚上和老婆談了談,這句「用心不同,感情不同」算是解了心中之惑。
起初是因為父親重病更恰尋得這易於請假的工作,且有付出有酬勞不佔人便宜,雖是勞工但是在公務單位又可以對父親的期望蒙混過關,對我而言是一舉多得。至父親過世後,自己也另外找到居於此處的解釋說詞「提前對養老生活的體驗」。只是五年時間於此處的朝夕生活,雖說回家後不用再擔心工作上的問題,然而對此地的工作也並非是隨隨便便,從水電兩無的生活、到三個多月左右就有了電後能自己煮食(2021/02/25幸好有寫日誌找到紀錄),只是在五年沒有水的地方生活,要去他處取水,也算是苦日子吧!
如同軍中生活,所謂的同甘共苦,一起熬過苦日子的,感情是更不同的!
同樣一件事「他人本不當一回事,而你卻是感情用事」,這就是不同的地方。
一直反對在離開工地前接水的老婆「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如此的說詞,也讓人豁然開朗。況,即使早就有水了,現在的離開工地是因為過的太舒服而心有不甘?還是因為用心而捨不得,就更難有斷定了!
原來如此。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只是晚上還是輾轉難眠,因為思緒一直來。先寫寫其一、另有時間再寫其二
農業社會為何那些農夫總是不捨離開所在之處,就是早出晚歸的付出在這土地上,我五年就有如此的體會,那一生都在其中的這些人又是如何的感受?
再想那所謂的釘子戶,這釘子戶是因為住在此處長期經營的感情而不想離開,還是只是為了利益的關係而有這種行為態度?…等。故,當一件事情來時,要考慮到的,就應該要有不同的角度思考,更要有不同的切入點。
對「深耕」這詞的用法,現在就會有更不同的感情情感蘊含於其中,體會的深淺亦不同,能對這感情有所抱持是不容易的。對於這份感情能昇華而有更不同的作用,那就更不簡單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