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20131220父母恩-早自習與學生分享短文

父母親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接觸到的親人。
古德云:「上帝為了要照顧好每個子民,故創造了父母。」
佛陀也因為父母親的恩情深重難以報答而為大眾開示了源由,因而成就了「父母恩重難報經」這部經典!

還沒上學前,我
學說話、寫字,是父母親在旁指導
學走路是父母親在旁呵護
洗澡、上廁所是父母親幫忙處理
吃飯是父母親在旁餵食

即使是五歲就能自立的天才兒童。這五年;1825天的照顧,又怎麼能忘記恩情!
記得有個故事是如此:

一少女與父母吵架,離家出走,身上沒帶分文。
走了一整天,少女餓極了。
到一間麵店,向老板娘乞一碗麵吃。
吃完麵,少女感動落淚,再三向老板娘謝恩。
老板娘說:「我只是給你煮了一碗麵吃而已,你就如此感恩,你父母每日三餐,給你煮飯吃,少說也有十幾年了吧,你為何就沒有感覺呢?」
少女聽罷,頓時大悟。
回家向父母認錯,自此變成個孝順女。

而我們有什麼感悟?
孝是什麼?
「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我常要父母親瞭解我,我活著的每一天,父母都參與其中,父母會不瞭解我嗎?
相反的來想想,
我又對父母親瞭解了多少?瞭解了什麼?
父母親的生日是何時?年紀已經多大了?
父母親的就學經驗、學校是如何?
父母親的認識過程又是如何?
父母親做過那些工作?目前從事什麼工作?
父母親的嗜好、想法又是如何?
父母親對我有何期待?
父母親最擔心的是什麼?
...

父母親年輕時,我無法參與、知悉。
在有父母的未來,我是不是該多瞭解父母親?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20131216細說從頭-早自習與學生分享短文

今天是12月16日星期一。從8月30日成為國中生至今已經三個半月、15個星期。今天是第108天。扣掉例假日,往來學校將近(15×5×2=)150次,吃了(108×3=)324次的餐點,上了(15×5×8=)600堂課,過了(108×24=)2592個小時;也就是(2592×60=)155,520分鐘。以一分鐘十次的呼吸來看,這108天也呼吸了1,555,200次。


然而,以一分鐘72次的心跳數(155520×72=)11,197,440次。這活生生的一千一百一拾玖萬柒仟肆佰肆拾次的心跳數。我感受到了什麼?


「用心」感受「心臟」的吃苦耐勞、無怨無悔。在它工作時,我是否也努力於課業、追求新知、學習待人、修正缺點、養成好習慣!準備好邁入國中第一學期的終點了呢!


十五歲即現在國中的畢業生,在古代有所謂的成年禮,它是身體改變完成成長的象徵。在唐宋時期這15歲則是可以結婚的年紀了。在九○年前可以用聯考來代表成年禮的完成。現在的我,想用什麼方式來完成它呢?十八歲即現在高中的畢業生,也可以說有所謂的成人禮,即在刑法上要負完全責任。以往的年代各有其目標來完成這個禮節。現在的我,想用什麼方式來完成它呢?


我,13歲,國中生活過了這些日子,成年禮的日子剩下兩年多,我有那些需要加強的、我有那些是深刻記憶的?讓我們來想想..... !


過去的已經過去。


從現在起,每天充實、踏實、落實、誠實,讓國中三年所學成為未來日子穩固的基石!


最後,感謝祖德護佑讓我平安!感謝父母親每日的辛勞,讓我不受飢寒!感謝陪伴我的伙伴!


今天,是充實的一天!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20131119一刀兩斷真分數

原來世界上只有自然數,也就是上帝賜予的所有數都是完整的、無缺的,生活運用及使用上皆便利且無不妥。然,人的疏忽、不小心中,漸有損壞。所謂「成住壞空」,在「壞」之時,也就回歸於空,而這佔大多數人為成分的破壞,導致了殘缺。要物盡其用,盡物之用,也就有了分數。

整數是在對完整數的運用;分數則是對短缺數的運用

完整的數,整數的四則運算,例:62的四則運算

不是完整的數,例:五分之一;五分之6與五分之2的四則運算

運算方法雷同,只是處理的大小有異。因為大小的多元,也就有了更多的變化。

:除法與分數,意義原本不同。然,結果相同,故連結之!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20131113弧度勿忘圓心角

弧的度數是由圓心角來的。這個最原始、最基礎的來源,通常會讓人忘記。尤其在學過其他因圓(「因緣」)所產生出來的角後,圓周角、弦切角、圓內角、圓外角…等。因為圓上的弧度處理這些複雜角度的便利、順手。故常忘了其代表的初衷。
也因便利的程度有差別,故「圓心角」被忽略了。
例:如圖,兩條平行線 L1 和 L2 在圓上截出AC弧和BD弧,說明:AC弧=BD弧。
利用圓周角的方式,非常便利,如上。假若沒有圓周角,以最初之圓心角的方式來說明?可以嗎?

當然可以,如下,用二年級的平行觀念,加上最初的圓心角(還可以想到其他方式!)。但是,卻複雜多了!我們多數人的選擇,都是用「圓周角」。

忘了圓心角了嗎?可別忘了,因為,「弧度是圓心角」來的!

「圓心角」從圓心出發加上等長的半徑。(生太極)(等長、平等、)
「圓周角」則在圓周上參與的兩條弦有長有短(另問:兩弦相等、兩弦為直徑時如何?),但都在圓內。(有長短)(偏心)
「弦切角」已有一角的邊在圓之外了。(有內外)(見外、小團體)
「圓內角」與「圓心角」很像,容易搞混。在我們的「內」「心」中,都有些不相似又不確定的事物在困擾著我們。(假幣、假油、真混於假中、假中亦有真…)
「圓外角」在圓外。就像我們身為一個旁觀者來看這個圓一般。(此心、彼角;相對、…)

國三生,學到這,你還會記得「弧度是圓『心』角」來的嗎?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20131112弧的第二意義

弧是圓的一小部分,以往弧所表示的是長度,例:圓的AB弧( ),它會因半徑不同,弧的長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值,從圓周長所佔的比例大小算出,故一弧長有其唯一的表示值。
在三年級數學課程中,圓的弧除了弧長外有了第二種意義,就是表示弧的度數。它如同「角」度的寫法,表示的亦如同我們張開口時,開口的大小。

然而,將它表示在大圓上的弧與小圓上的弧上,如上圖,若不將半徑畫出,很難不讓人誤解。在看起來不同的地方卻有相同數值的表示,這是會令人混淆不清的。

吾並不認為它真的是表示度數,只是利用寫在弧上的方式來註記所代表圓心角角度的一種方式。雖然可以在過程運用上更方便行事,但也需要更細心避免混亂、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