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本哀戚家族泣,儀社輔助非全務。
完事未黯心於傷,損財禮失缺體悟。
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遺產處理想法
當初那房子是阿嬤的
她喜歡怎樣處置是她的權利 現在台北房子 我和小阿姨都各有1/3持份 如果小阿姨想賣、不想賣 我就都支持的 台北房子也可以整理一下
讓姜姜、竹竹有假日時 可以上台北渡個假 台北有很多展覽 也適合小朋友參訪、成長 現在小阿姨住台北房子 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媽媽說的
===================
這是不錯的想法。
當然這和靜美及小朋友有大關係,我是他的先生,當然,我會將我的想法告訴他。決定想賣、不想賣的權利還是在她。
當然影響我想法的除了我的家庭、家族之外,還有觀察、耳聞等其他的因素,並不是我說的就是標準答案,
我的想法如下:
首先,就我家而言,約在2006年時我調查蒐集的族譜資料及紀錄中得知,以祖先從福建渡台來說算第一世的話,到我時目前已經是第九世了!從早期一位的來台,第二世2位,第三世5+2,第四世3+4+3+4+4+1+1,第五世…,各家族已經是枝葉茂盛各有所長,你問我往來的有誰?認識的有幾人?就各支族而言,到現在直接與我關連的上代第八世的有四個人,我這代第九世的在不計女生之下有2+3+2+3。在這10人中,也只有最後這三位親兄弟有往來,堂兄弟呢?說實在的,堂兄弟的子女,我連名字都不記得呢!那別的支族呢?常聽說的、常往來的、旺族的、或許還有稍稍瞭解知道,那些雖有家族親屬關係卻不常往來的,我想走在路上遇見了也都不認識成了陌生人!
上面談這麼多,因為,就遺產的問題,和相關的子孫是有關係的。
就談談我爸那一代吧!
我爸有四個兄弟,他是排行第四的,最小的:大伯務農、二伯任公務處長、三伯營商、我爸由軍而轉教職。祖父在我爸小時就過世,當我祖母也過世時,同樣面臨到遺產的問題,有土地、房屋、…等。他們四人可以決定的是上一代掙下來的、明確的。而上幾世、上幾代未曾處理的,要找到所有共有的人來,恐怕也無法處理了。
再來,在他們四人之中,我二伯家,家境較佳,他不贊成馬上要處理,大伯、三伯他們家境較為困難,決定要立即處理,我爸則沒有意見。不過,這不是多數人少數人的問題,因為只要有人不同意就無法進行後續。所以,這分產的時程一拖再拖,兄弟中有人抱怨、有人有急用、有人想對此產另有計畫,全都無法進行,不知過了幾年,一直到二伯因病昏迷、病危時,其他家族才再提出來要處理,而要處理時,大伯不在了、三伯也不在了,要找到大伯的二位兒子,二伯的三位兒子、三伯的二位兒子、及我爸。原本四人就可以完成,現在想要處理,則需要八個人的參與,資料的準備也需要更多,聯繫的過程也更為繁瑣。還好我爸是長輩,最後決定分產時,其他或許持有反對意見的晚輩沒有出聲,最終才能完成,也稍稍讓那些生活較為困頓的家庭有了改善生活品質的能量,重新出發!否則,等到我輩時,參與的人就將增加到十位,到時,若有人持反對意見,祖輩的遺產將仍是無法處理,再延續下去,先人努力遺留了那些產物也不知了,不只無法處理,最後有那些遺產不得而知,最後理所當然的「充公」。子孫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雖不致於兵戎相見,但對彼此所產生的敵意反而增加,得不償失,不知這是否是祖先們的遺願?
寫這麼多,重點是
1、沒有立即處理,它就永遠無法處理了。
2、能參與處理的人以後可能不知、不認識、找不到人。最後的結果「充公」,這,祖先奮鬥努力了一生,最終的充公,反繳回了在他最困難時沒有幫助他的政府,反覺得諷刺。
3、結果是,後輩沒有人可以利用到先輩努力的餘財。
先寫到這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十月~十月二日岳母過世
早上老婆匆忙的來叫我起來,她很慌張的說媽媽沒有呼吸。
叫了救護車,警察也來了。急救後無生命跡象,六點四十分往生。
連絡了大姐,大姐說下午會來,並於四點於「名間殯儀館」和「原昌」禮儀社一同開治喪會議。
不再有病痛的磨難,也是解脫。
叫了救護車,警察也來了。急救後無生命跡象,六點四十分往生。
連絡了大姐,大姐說下午會來,並於四點於「名間殯儀館」和「原昌」禮儀社一同開治喪會議。
不再有病痛的磨難,也是解脫。
2019/10/1
這幾天靜美覺得媽媽吃不下,和我討論明天早上帶宮竹去看牙醫,下午帶媽媽到秀傳去看腸胃科醫生,想說用「插鼻胃管」的方式來威脅媽媽吃些東西。因為媽媽以前就說過不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2019/10/2
早上原本在睡夢中,快六點半,忽然靜美匆匆忙忙的跑來,說媽媽沒有呼吸了,要我下樓看一下。她說昨天晚上才幫媽媽換過尿布還好好的,今天早上要檢查媽媽尿布時,就發現「好像」媽媽沒有呼吸了。
我急忙的下樓,摸了頸動脈沒有跳動,手放於鼻子上也不覺得有動靜,就叫靜美打119電話,她急忙的打了電話,對方的救護人員在線上要教CPR,只是媽媽瘦小的身軀一壓,不知肋骨會斷幾支,她不敢,電話的救護人員要我們先將媽媽放置在地上,我將媽媽抱放在地上,接著就要壓心臟部分,而此時,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我跑出去帶他們,並到二樓,讓兩位醫護人員接手,原本要用AED電擊,在電擊前他們有詢問到媽媽年齡及告知急救之後會有的狀況並預測,我們有告知媽媽生前的意願不喜歡插管及她有肝癌的病史,並決定不再做急救的動作。之後,兩位警察上樓來,亦詢問了媽媽年齡及死亡前有無疾病的狀況,登記了自然死亡,時間約為6時40分左右,警察便離開了。
靜美問了後續應有何動作,醫護人員說要到衛生所開立死亡證明,再來就是通知葬儀社,他們會來幫忙。
我要靜美問一下機構,我也打電話問了一下我媽有無認識的。請機構的人員介紹了禮儀社,約八點多,就有禮儀社來了,也決定要將媽媽的大體搬到名間殯儀館,並在那兒舉行儀式。
打電話通知大姐,大姐連絡,與姐夫下午會到,
連絡了二姐的女兒,讓二姐知道這件事,並將處理過程告知,
並開「治喪委員會議」及遺產、後續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岳婿同住~紀錄到九月30日
2019/9/19
今天整天岳母都沒有起床,也沒有吃飯,說了些話。內容大概是說「要送他出去,不理他」故靜美打了LINE給機構主任:「主任午安,這兩天有持續跟媽媽提到要去機構上課,我也一起去上班。媽媽認為我們要把她送到機構不理她。她認為就算我要上班,也要等她走了再去。所以這幾天她心情很沮喪,也不肯下床,也不想讓我換尿布。我有聯絡竹山秀傳社工課請求協助。我剛剛也有打電話通知佳瑜這個狀況。所以媽媽先不去日照,我也必須暫緩回機構上班。直的很抱歉。」
就我覺得,她是很害怕和人接觸的,與人相處會讓他很吃力很辛苦很累,尤其是長時間要做這種事。她在自己的世界中埋頭自處是較為自在的,也因此傷害到其他人而不知、不覺、甚至於不在意。這也是她雖然人際關係不好,而自我感覺良好。其次,別人刻意的禮讓、忍讓她,她卻認為別人對她有好感,喜歡和她相處。而那些她不喜歡的人,即使別人沒有惡意她也常常會背後說人長短,並對不認同他、不同一陣線、和他意見相左的人起爭執。
2019/9/20
早上約十點帶岳母去健康檢查,原本以為會遇到當志工的我媽,結果沒有,回來一問,原來她在十樓開會,我們在二樓約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健康檢查的項目,視力、抽血、照X光、尿液、…等,花了將近一千元。只是,岳母她以為的事,和靜美為他安排的事,有很大的出入。且從17日那天照護評估後,有好幾天她都不吃,就閉著眼睛。因為他本來就聽不見,現在阻絕了外界的資訊,任何人都無法和他溝通。這種狀況,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絕食抗議!
習得:「耐心溝通本困難,輸出輸入擋土牆,兩方變法暢通術,不如不造空曠強。」
2019/9/21
今天岳母持續閉眼不理人,然後喃喃中又說了「我是來安養,不是來寄養的。」我就聽不出來她說這句話的用意。又說「你家沒有尪婿」「你家沒有尪某」,這種隨意講、亂放槍沒法溝通的說話方式,只說不聽,實在是令人生氣,還要「自己去想」。
所以,他的意思是咒我死,還是準備要替我們辦理離婚手續,亦或是我們服務不周要整天二十四小時的隨時「隨叫隨到」。靜美要我不要亂想,不要受他的影響,也許等到他出外參與長照日照的活動後,才會知道子女替他安排了什麼。
2019/9/22
下午三點多上廁所時,忽然明白他說的這句「我是來安養,不是來寄養的。」是何意!《論語為政二-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敬重」本是如此,但豈是如此簡單。
「寄養」是沒有出錢。也就是吃喝是受人恩惠,是讓人可憐,要受到痛苦與鄙視,沒有自尊、尊嚴,別人對待他的就是看不起,說難聽些就是「吃而已」。
「安養」就是有出錢。吃喝要順我的意,不該有任何痛苦,別人應該時時關照他在意他,不可稍稍忽略他,隨時要注意到他的存在,說難聽些就是「老大」。
「對待」怎會只和「金錢」有關,且有如此大的關連?怎不知它和「心態、態度、情份、血緣、角色、本分、時間、施受、…等。」這些細項有更多的配合與組成。例:招呼多少算是過多,過度也被認為干擾;主角配角不是固定的有不同的對待,認定判斷該如何?不是主角的時候還硬要當,該如何?世界繞著他來轉,隨時隨地不能忽視他的存在,才是尊重?
今天岳母吃了不少東西,他想起來就起來,不想起來就躺著不理人。下午,他請姜姜拿東西,因為姜姜聽不懂,問了好幾次,確認這又確認那,他煩了,在最後拿到他想要的東西後,罵了一句「笨蛋」。靜美雖然有告訴他請人幫忙怎可如此。但是,對我而言仍是感到很氣憤、生氣。
和他溝通本來就是不容易,除了有口音外,用字說詞發音也常是自己創新、自己發明、自說自話,別人聽他說話大多要猜測意思,從國語、台語等來揣測,有時發生誤聽的狀況更糟;手語的方式,他也覺得麻煩不學正統,自己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就算學習正統的手語和他溝通他也看不懂,他自己創用的手語也難讓人瞭解,學了他的手語只能和他溝通,要和其他失聰的人溝通難矣,看起來就是,他的世界他說了算;再者,說話簡略、省略到讓人不清楚他的意思,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問,沒有耐性與人溝通就算了,與人溝通到最後索性不理人,還會覺得別人聽不懂是不用心,真不知問題出在誰身上,然他的認知就是「不是他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
習得:「問題起源在何處,原是己要習長處,未能習得反將累,白走一遭空江渡。」
2019/9/23
早上靜美叫他媽起來吃飯,他不理人,換完尿布岳母仍整個不理人。因要拿些舊衣物問機構的同事是否需要,並詢問長照日照之事,也打完電話告知秀傳醫院媽媽的尿液無法取得,而將這項檢查取消。告知我岳母早上的狀況後,靜美約在十點出門了。約十一點十五回來時,岳母沒有叫人,這一個小時就沒有上樓去了。晚上,岳母和大家一起用餐,其實也不用、也沒有特別另外煮,就是和大家吃相同的,不喜歡的就吃他請靜美買的「碗粿」,未吃過的,也給他小口小份嚐嚐鮮。如此,東吃西吃,東西雖不多也難餓著。怕的,就是不吃,死也不吃,絕食自己找罪受,這量誰也沒有辦法的呀!
2019/9/24
靜美原本打算將媽媽戶口再遷回台北,以便對在新北的住屋做些處理,然而,需要一些證件,這些東西在不在竹山,也就作罷。最近幾日岳母將身體的一些不舒服,都說成是靜美的關係。因為靜美和他有最直接的接觸,而我漸漸的疏遠疏離他,反而比較好過沒有受到什麼言語上的衝擊。真不知這是什麼情況?靜美告訴我,現在發現的狀況是「媽媽會反應遲緩」當便溺完了要換尿布,靜美換完了,不一會兒又說還沒換。當吃完飯了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又問吃飯了沒。肚子最近不舒服會痛,靜美告訴他「肝在發炎」他會覺得沒有,是靜美在騙他。下午我在洗地瓜葉,他問靜美說「我是不是要死了」,靜美回應說「我會比你早」。這讓我想起了對聯的故事呢!幾天沒問了,就順道問了一下靜美昨晚睡得嗎?靜美說昨天3點被叫醒後就睡不著了!
習得:「日本富翁求祝福,仙崖禪師禪機示,『父死子死孫死』序,原來排隊是吉事。」
2019/9/25
早上媽媽肚子痛不知原因,靜美又告訴他「肝在發炎」,他覺得靜美和人串通好了,靜美告訴他是醫院檢查的結果,他仍質疑不相信。難道是要明白的告訴他「肝在『發癌』」。回想,原本20日時要問醫生媽媽的病情是第幾期的病症,因為只是想問問而已,下午則又要到醫院跑一趟所以作罷。讓岳母疑心自己的狀況,告訴他事實的真相也許殘酷,但也能解除他的困惑。只是沒人願意告知,因為岳母的想法是如何?行為是如何?沒有人能預料,導致的後果屬於樂觀的機會,機率太小了!
岳母說話小,說一次就要人理解,這個要求沒人能做到,別人說的他也無法如此;而再說一次他要花力氣,不說沒有人能明瞭,這些都是相處困難的小地方。多了,也難免「和氣」受干擾。
2019/9/26
一週來,靜美和媽媽的對話常是。「告訴你了你不知道」其實沒有;就是他以為已經交代了什麼,別人不理他,沒有做到,其實沒有。最常聽到的是靜美在問「你想要做什麼」,說完時,岳母的回應是「不理」「生氣」「大聲」,但問題並沒有解決。也因為媽媽常常「不明講」。這句話應該是到目前為止兩人對話的冠軍。
早上,他還說喃喃說,但把「愛心」就這兩個字說得大聲,要別人猜、要別人想、要別人如何如何?再問一次,也難聽得到結果。
下次,說第二次時,請多一些人來聽,或許會聽得出來吧!
2019/9/27
靜美聽不懂的話立刻叫我幫忙聽,果真靜美聽多了比較聽得懂,互相討論之下也可以稍稍猜一下是不是這個意思。
因為詢問了博愛機構健康檢查的項目,它們說一定要「驗尿」,就決定明天星期六帶媽媽再跑一趟醫院。
喜歡躺著瞇著眼看人,令人感覺不是很好。
2019/9/28
因為媽媽水喝得少,靜美覺得就算是媽媽到醫院也難導得出尿,再者,插管不舒服,驗完會被「牽拖」導致了其他的不適就更糟了!所以,問一下機構是否有其他的方式,並等待回應,原本計畫下週一帶媽媽一同去長照的計劃只能暫緩。
靜美又叫我幫忙聽,說要喝水,不知有沒有聽錯,說要喝「水龍頭的水」、「有情水」、「人心水」(人參水?),不知是那一種?
喜歡說、「要死了」、「有人在嗎,我要死了」、「誰人來救我」用這種方式來叫人。
吃飯呢?準備給他吃的,他都不要。現有的拿一些給他,試完之後也不要。問他想要吃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答不出來。
下午,說要吃「芭樂心」,靜美給了他一些。
2019/9/29
早上靜美幫媽媽擦澡,媽媽又說要喝水,靜美叫我一起去聽,從音來辨別好似是「新水?」「神水?」「真水?」,靜美問「真水?」媽媽說「是」,又問什麼是真的水,什麼是假的水?這裡的水都是真的呀!晚上,靜美交代我買瓶礦泉水,給他喝他反而覺得「當下」不想喝。媽媽肚子餓又吃不下,靜美最近在看單人隨行的果汁機。應該會買一台吧!
2019/9/30
靜美發現媽媽會昏睡,在下午三、四點時才會清醒。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