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教育to社會,回應專欄「不一樣的請舉手」

我的看法:
遇到的只是 #不適任教師,以為只要「公開」、「常談」讓大家熟悉這些名詞就好就可以習以為常,殊不知這和每個家庭的 #家庭教育 連結更大。
有些 #社會教育 也在做同樣的事。
當傷害的人、受傷的人愈多,修復速度不及傷害,自然就產生不一樣的表徵。
失去本來面目,呈現的就不一樣了。


以往的老師雖然教授課業不多,但對學生家庭隱私因與家長的 #互相尊重 而有默契。
倒是一些受歐美教育的新一代思維的老師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