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孝之解讀新曉「前言」

之前製作「孝」的服飾有談到相關的論述,限於字句字數,謹於該文所言來解釋!

現在則就常見的古文文句,再以今日的時勢來闡述。理應要「其內中之精神不變,而外在則免於受到制限」才好!

大題就以〔孟子.離婁下〕「五不孝」的對答來回應!

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鬭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

今日,談談「前言」吧!

首先,「」看來是「耂」與「子」兩字的結合。五倫中的「長幼有序」表示的是先後及彼此間的相處,而五倫沒有談及的「孝」字也有長幼的表示,它是有血緣親子關係之間的對待,相對於「長幼」這無血緣的對待,當然這兩者之間會有差別、不同!二種關係相關的粗略的方式,可先用我常用的2×2=4「四分法」,對映想想,層次愈多,當然愈複雜。

(1)該親子對待,行親子對待⇨一般正常
(2)該親子對待,行長幼對待⇨會有不同,那就需要針對各別的事來看。
(3)該長幼對待,行親子對待⇨會有不同,那就需要針對各別的事來看。
(4)該長幼對待,行長幼對待⇨一般正常

其次,說說這句話「世俗所謂的不孝者五」中的世俗。「世俗」當然指的是當時的環境背景,自古傳下的典籍著述本就是以精神論述為主,所謂精神必須不變,但方式卻可以不同。然而,反向而言,方式不同,卻不能用環境背景不同的說明解釋來一概而論,而是要看的是「精神」層面意境的異同。也就是因為祂的「無形」容易為有心人士的運作來混淆視聽,亦常會為不明事理的人所曲解。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判斷「精神」這方面有無差異【註】,不是聽一句「環境不同」就可以過關、「背景不同」就可以將原本的詞句意義做了黑白顛倒、完全不同的詮釋。

再者,精神層面的認知也有不同,主要是知與行的多寡:感受與經歷的交織、個人遲頓與敏感的反應、行動力的快與慢、…等。
而這兩者的成份各自佔了多少?也有關係呢!

故上述談到的「精神」,萬萬不能只是「知」呀:
看得聽得新聞說、聽得人家說、事情發生在別人家(「別人的囝仔死不完」)、發生在親友家、發生在自己家、與自己的情緒感受親身經歷,這些狀況都會有不同等級的觸及,觸及心境、想法、與靈性心得。
故要明白這所謂的「精神」處境、判斷「精神」層面的事物。總要有些經歷來配合。

對於養尊處優者、習於苦難者這種處於兩極的人物,也都不適宜對「精神」大談闊論呢!以1997年的電影「心靈補手」來說,這「知多者」如同這年輕的數學天才、「行多者」如同這老年的心理醫生。兩者的交互作用或許有用,但仍不如同一個人知行的反饋所得的多!

最後,每個人的感受、學識、天質、領悟各不相同,文字寫出所傳達到的意境及接受的釋譯也不同。往好的方向、良善的方向、合理的方向去做更好的注解就是很好的見解與體悟了!


【註】
自己的四肢,能控制的是自己。只是彼此間的互動會有傳接後續的作用。
:別人的五官,我們無法控制。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五官。原本是如此,但我們可以嗎?為何?
:以口來說,自己可以不說粗俗不堪的話,但卻無法要他人不說髒話。爭吵時罵出口了嗎?接下來動不動手?心中釋不釋懷?往後記不記恨?
:就女孩穿熱褲(裸露)這事來說:
女孩穿熱褲不穿熱褲,不是我能決定的,我能決定的是看與不看!
看與不看後,會有接下來的引動。心動不心動?引動了情慾了嗎?動了壞念頭了嗎?
這些牽連…什麼是我能決定控制的,什麼是我不能決定控制的?

想想,法律的方式,只能說是事後諸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