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財色法」是二項還是三項

財色法,近來,AI盛行,喜愛用這查詢,比較一下「沒有思想的億萬資料」與「自己的觀點看法」異同處。也因為如此、要如此,才能知道兩者有何不同,才不會被洗腦。

查「財色法」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網路斷句一:「財色於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網路斷句二:「財色於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我來斷句:「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上述意思,就自選吧!

首先,財色法這三字,是財、色兩者的問題,還是財、色、法,三者的問題。個人認為「法」,也是一關。

一、財色

前兩者相同,簡單說一下,以佛言的「人人」就是每個人的意思,男女皆有只是多寡問題。

色關以男子為最,每個男子都會困擾的問題,也必須接受的考驗,在哪個階段只是早遲、長短的問題。問題來了就解決問題。解決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多少人不解決問題,反而多數男人以財招色困住自己而不自知。關卡通過了沒?不用等過世,老來失智就知道。

同理,

財關以女子為最,每個女子都會困擾的問題,也必須接受的考驗,在哪個階段只是早遲、老少的問題。問題來了就解決問題。解決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多少人不解決問題,反而多數女人以色招財困住自己而不自知。關卡通過了沒?不用等過世,老來失智就知道。

如何解決?當然有法。只是,各人各有法輪。人不一,故法不一。

然,「男女婚姻」是一種解決方式呢!不知有人體會出來沒!

接下來,就談談法吧!

二、法

看這亂法的時代。人為的法還是自然的法,要選擇的是那種法?

人為的法,法字是為「去水」,這為智,就是去除除去、捨去丟去。愚笨的遵從捨棄了智。也就是只知道以法為最高等級的行事原則,那就會喪失了人的智慧之源。因為人為的法是無常。變來變去無所適從。所致。

自然的法,此法也是「去水」,這也智,就是前去趨去、前往來去。自然有道與理於其中。循察於這自然之中的規則來領悟道路原理,那就會有不少的收穫及異於常人的思維。因為自然中蘊含著有常。允執厥中就是如此。

若人為的訂定能以自然的為標準,雖不及亦不遠矣!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左氏春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語出自《左氏春秋》

登入到「內政部」的網頁, 看看相關的資料輸入表單設計,果真是符合上述的話。

「商工登記」是在經濟部查詢的,我是不知登記時,那「營業項目」是不是一個一個勾選的欄位,還是整個寫在一個欄位。一個一個勾選,才是正確的設計,有這設計,不只讓申請者方便也提供給內政部的其他單位方便,不提供,讓其他單位再重覆做一次,那就是浪費時間。

反正也沒如此設計,就以我設想管理的資料登記為例,隨意說說:

1、在經濟部申請工商了,有勾選JZ99151。利用這,就可以將相關的資料庫同步到其他電腦其他部門,若與內政相關的資料就可以提供內政部、方便內政部管理方面的作業。以往可能要往返的硬碟複製,現在一個「同步鈕」應該就可以完成 。

2、再看管理的基本資料,輸入的都與「商工登記」資料相同,重覆的人工輸入不如電腦直接的匯入或抓取來的正確及有效。

所以,「基本資料」人工就是做心酸的,讓人看起來很忙的工作,重新輸入操作也真的會很忙。只是若是直接同步匯入,加上網速快,這所有資料的完成就「眨眼」「翻掌」瞬間的事。

3、再看另一頁籤「相關記錄」。「公司」「商號」記錄沒有區別,也不知要不要輸入,要在那兒輸入?就點出了頁面,連設計個「TEXT」文字的說明都不給。失敗!失敗!

4、這「跨區」的有看到,只是,它的方式和我想的不同。主動權的權限不對,且用「下拉選單」來選,這肯定是變複雜了。失敗中的失敗!

也不知「數位部」是在做什麼的?不知與此有相關否!

領軍的若是只會紙上談兵,又喜愛下棋。看那棋子在自己的操控下忙東忙西為自己做事,自己落得輕鬆泡茶聊天,論著「大家都會做的事,不要叫我做」「大家不會做的事,我請人來做」「這人不會做的事,我請那人來做」「內人不會做的事,我請外人來做」、…。這領軍的好像什麼都懂,也好像什麼都不懂。

反正,只要「萬骨枯」成就自己的「功成」即可。
「累」剛好而已。

與之相處共事也就可憐了!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目前宜看不宜吃的水果

荔枝的產季到了,從開始有到今天,我都是不吃的狀態,鄰居有給、也有長官帶到辦公室。對我而言,也不知為何,不敢碰呢!

今日(6/26)下班前,副座拿了好多分與同事,我本拿一顆,副座還拿了五顆給我。也就六顆。看著外表漂亮,拿起來,氣也強,想說就吃一顆看看。

結果,胸開始悶了起來,肚子也痛了起來,有些難受。

我的結論是,以目前節氣的觀點來看,這是宜看不宜吃的食物。節氣從心後到腎臟旁。也難怪會有如此的狀況,分析一下,與個人身體氣息狀況有相關,或許只是對我有如此的影響

荔枝外皮紅,屬火,與心小腸火性相關。內肉為白為金甘甜為土,甜土旺再生金,故金也多盛。金旺為肺肺於心兩旁,肺氣旺則夾心,故胸悶。同理,大腸亦為金,小腸為火。火原剋金,現金旺反乘於火。也就如此了!





 


「詞庫」設定。及「承辦公文登記簿」報表

點看了系統中的各項功能,發現「詞庫」有兩種

一、功能表「維護」下有「詞庫維護」(圖一);
二、功能表「公文製作」下「公文製作管理」/「個人設定」下也有「詞庫設定」(圖二)

兩個都是「詞庫」看來使用的需求不同,就各自設定不同的地方。

找了一陣子才瞭解。
「一」我是用不到,那是創稿、創簽要用的。
「二」倒是好用,尤其是「便簽」時,只要輸入詞句在「本文」,再選最右邊的「詞庫」圖示,就可以選擇想要輸入的文字,再行修改即可。還有另一類別是「簽核意見」是在傳送或歸檔會出現「意見」時的欄位中可以加入。這,我也不會用到。

圖一

圖二

再來,就是功能表「報表」的功能中有「承辦公文登記簿」的功能,這和發文時要紙本登記的「承辦案件登記簿」是一樣的,而且更詳細。對於查驗辦過的公文是便利的,每個月月底來存一次好了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通訊錄設定

昨日看新舊檔案資料各901個客戶,今天怎麼舊檔又少了一個,再花了些時間比對一下,沒錯呀。仔細一看,原來是「內服」檔的計數公式少框了一個欄位。就因為這個欄位,重新花了半個多小時處理,有些冤枉,「外用」前些比對時刪除了幾個完全一樣的重覆檔及最近廢止的。今天(6/25)的起啟值,「內服」「外用」都是901個客戶。

今日又來了不少的客戶,連收文大姐都覺得我生意好起來了。

趁著空檔,看一下「公文的使用說明檔」找到了通訊錄設定

1、函(稿)文「左上角」,找到住持符號「𓃑」,就可以開啟設定。另在功能表最後的「公文製作/公文製作管理/我的通訊錄」也有。
2、有兩個選項。「通訊錄」「個人設定」。選「通訊錄」
3、有三個選項。前兩個可以匯入、新增,最後一個可以搜尋。
4、試試「群組」的匯入。
5、下載Excel的範本,依範本填入資料。
6、填好上傳一直無法成功,原來是沒填「交換方式」,就是基本的四個要填「群組名稱」「機關名稱」「地址」「交換方式」。
7、填好存檔時還要另存成csv、或txt檔,也忘。最後想到存成csv,成功就多出一個「個人」群組別。
8、如此在發文的「正本」「副本」就可以勾選「常用通訊錄」。
9、點「個人群組」會看到自己建的群組。直接打在受文者名稱,就會出現。
10、可在列表中點選群組,若是群組,就會問是否列出,列出,就是一堆。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紙本電腦檔都整理好。再來?

紙本電腦檔都整理好。再來?
以今天(6/24)算一個月時間,紙本文件整理好了,電腦內的檔案也都對照完成。
接下來是什麼?承辦公文吧。怕忘記就要寫筆記、紀要。讓大家都懂得的紀要(如圖)。

早上,接到有來詢問跨區申辦的,帶他下載說明並請他提供一式兩份的申請書文件,對方看到表格時,有提到寫得很清楚。可見李兄是善於歸納經歷者。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關掉工地的總開關

昨日(6/22)從教室回家路途到工地走一趟,將冰箱東西帶走,並將總開關的電源關閉。來的次數已不多還是關閉電源避免有其他意料之外的事發生,況這兒往來的蟲子多,還是小心為妙。

周末和老婆商量過,早餐多煮些帶著午餐來吃,來回兩地有時還下雨不方便!也就照此實行的來試試看。

早上接到書局來電,說之前預訂的文件夾到貨。也就半小時的事,下午就找了個時間將其領回。將設施的文件從舊夾中取出並分類至新夾,也算是將文件整理完成了。放文件的鐵櫃,看來要滿了,還有一個空的,再來擦拭排放吧!

跨區再比對兩個資料檔,舊檔有完全相同的重覆資料,刪除後再比對,還是差1個。數,是該求精準;量,就是求也無法精準的。況,九百多筆還未到一千筆,再看看。

今日電子公文及紙本公文少,算來是有時間處理的。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又是回憶的時刻。關於資訊管理員MIS

寫到關於資訊,又勾起了我的回憶。

大三電腦就開始興起,利用DOS系統交過作業,大四也存錢買了一套四萬多元的裝備win 3.1 到95、98、xp。數學學完對電腦算是略懂。到職訓程設時遇到了老婆,也被師長說有領到老婆就不用領獎狀。

結訓後到不少地方面試,在台北縣也曾在老婆家附近的公家機關面試MIS,約在(民86、87年吧)。面試官坐的是一整排的長官,因為「千禧年」的關係,也需要擴增人員而招募。

公家機關,結果當然是陪人走一遭。

事後,岳父還請老婆傳話,怎麼沒有讓他知道我有到這兒應徵,我沒和任何人說過,只在事後有和老婆談到過程,岳父因家庭關係也少和老婆這聯繫。只是,他是怎麼知道這訊息的,我也不知。事先知道的話,想來,是要做些動作吧!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沒有好的規劃費時費力費工

今日(6/20)本想將昨日的「跨區」作業完成,以為還蠻簡單的,結果到下班時,也才完成一半。這比對的工作,自紙本到電腦是過渡期,只是使用電腦如此長的時間,不利用電腦來處理,就是費時費工與費力之事,不止沒有效率,而且還浪費時間,應該說是浪費生命。

這跨區是「中央」要做的事,也只有它能提供使用的設計界面,因為它匯集整合了所有資料,管理所有的區域。不是中央的工作,又是誰的工作。其實也不難,對資訊本科的同學算是小事一件。

不要說我只是評批,就以Excel為例來說說「資料庫」如何做吧!當然網路上的資料庫也相同。

網路可以查到;

Excel 橫向共有16,384 欄。Excel 縱向共有 1,048,576 列。 這是自Excel 2007 版本以來,工作表的最大列數。 舊版本的Excel (例如Excel 97-2003) 的列數限制為65,536。
也就是,Excel 中的工作表有固定的列和欄數量,分別為1,048,576 列和16,384 欄。

以橫向的欄來說,A、B、…就到Z來說,26欄,相較於軟體提供的16,384 欄,算少的吧!

1、基本資料。用到10欄算多的吧!再加到10個20個也都還好。輸入這是各區承辦者的工作。也就是客戶在該區申請核可後建立的資料,沒話說。

2、跨區,這是甲區核可後,才能到乙區申請的,乙區通過再知會甲區。所以,甲區的權限就是瀏覽,也不用去編輯資料,如此看來甲區要掌握客戶到那些其他區申請,操作權在乙區。所以,客戶申請跨區後,給乙區一個乙區核取勾選的動作,不就好了。

也就是在甲區建立基本資料時,其實就有了除了自己外其他所有區域的勾選欄可以設定勾選欄對甲區是唯讀的,對其他的區域是允許的。乙區只顯示乙區的勾選欄,勾選欄就是「ON」「OFF」。乙區選完之後,甲區是可以查看到且是唯讀可見不可以編輯的,只在基本資料整筆刪除或是歇廢時給與權限隱藏。以程式碼來說就一個邏輯值「AND」可以做分別,以此來決定是否有權限。就兩個「頁籤」「頁面」就行。

早期的「入口網站」登入來編輯,「查詢」則不用登入就可以看到。

所以,當乙區在操作勾選或查詢,可以看到甲區的資料,表示它是營業中的,看不到就是歇廢。而要看所有跨乙區的客戶,利用「勾選」欄為「索引值」不就全有了。想要看到自己區域的也可以看到。

換句話說,
甲區建立了基本資料,就是給了其他各個區域的方便。
給了其他區域的方便,也就給了自己方便。

像不像是「長勺寓言」「長柄湯匙的寓言」「天堂與地獄的宴席」的圖片、影片一般。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自嗨是類成就

今天工作算分三部分

一、整理公文

應該達95%了,只剩下再購買之前向文具行預定的八個文件夾,完成最後的分檔建檔就完成了。早期沒有電腦的時代,處理的方式會有不同;有電腦後,重新整理資料的工作本來就不易。尤其是舊的仍在,新的又來。累積的就繁雜與煩雜。

「複雜化為簡單」本就是數學之源。這雷同的事,也就花時間來完成而已,而耐心與持續是加快的要素。今天(6/19)下班前要完成文件時,動作有些快,不知是否造成太大聲響影響到他人,其實也是心中覺得被國父鼓勵到了,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無論那一件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完成那能不激動。

還有幾個文件夾因為內容的關係,不用整理。若有相同的來文,或可以參考參考。

由 上海波尔照相馆 - 孙中山纪念馆
http://cyc7.cycnet.com:8091/leaders/szs/content.jsp?id=6936&s_code=1103,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109692


二、網上資料比對

將鍵入中央的網路資料與自己建的資料比對,網路名單欠的補足,名稱錯誤的更正,不應該出現的更動選項註記。也完成了

三、跨區的比對

跨區的資料「對內」「對外」的資料有落差。
1、對內檔案,就是文件的建立會與編號有關,這有些久遠,相同客戶重覆多的序號不一致編號碼就多,電腦上重新編序可以,紙本文件重新整理就不好辦,故紙本文件重整作業部分只能捨棄。利用註記來尋找。
2、對外檔案,就是對外公布的名單,與編號無關。就數量。
上述兩項都是重要的,一是自己辦事歸檔清楚,一是公開讓公眾知悉名單尋得幫助。然,對外檔案是簡單清楚的,對內檔案則是複雜無序雜亂的,重整完對內檔案之後,兩者數量只相差「1」。算是留給明天的工作。


沉浸在工作不與人互動,偶爾也會覺得是否孤僻了些。不過,完成這些,我倒是能得到不少的「自嗨值」。不用從他人來獲得光環,我自帶光環。

家中父母的關係從小就常有人來訪,與人接待的工作也不是不會,只是不想。尤其是沒有相同話題的陪笑更是無趣。況,觀點不同,說出來的話就會有潑人冷水之感。說些特別的話,還讓人覺得賣弄或是怪力亂神,倒不如與自家人聊,更好。


又來布施素食便當

早上(6/19)整理了一下回收物等著中午帶到對街的幸福回收場回收。明天再將垃圾倒了,就可以將這兒的鑰匙歸還,歸還的用意是:我算是管理員不常在這兒,草長長了難免有危險的動物進入,若真發生什麼事較能撇清責任。

上司說,之後長長了要請團隊一次除完的方式來處理,我就約半月左右到這外圍巡視一下即可。

中午又有便當,只是我早上就煮好了午餐,多出來的還是拿到新村給A先生。這次A先生在他40號的屋內,不是在外頭。我就問他煮午餐了嗎?「沒有」「有『素食』的便當你要嗎?」「『素食』的哦,好」這次有強調「素食」。看起來,他應該餓很久了,想用睡覺來消除這飢餓。這頓「可以止飢不能飽腹」是重要的,若讓人因飽腹而有其他不好念頭,所謂飽暖思淫欲,就不好了!而之前對其觀察其性格「好面子」也因此得到驗證,在人面前的挽拒,與私下的接受。態度是有強烈的落差。

提早些時間回收,誰知碰到回收場的休息時間,回程遇到三角花園的大哥,就和他說了一下狀況,他說;他因園區的關係,會經由這進出,若進入時草太長,他會施些藥或除一條路,事先和我說一下。我也感謝他的諒解及幫忙。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走過不止留下足跡

看紀錄本中5/29發第一份公文,以5/26開始計算。算是三周吧!除了發公文外,也整理了以往分散的資料。如5/28日所想的「工作整理想做的事」做法。

管理就是另一回事。
管理公司行號的基本資料,多家廠商開發很多軟體。單純的基本資料是簡單的即使客戶多也是簡單的,變更變動多的的客戶就麻煩、更改過的紀錄要留存、顯示時要最新的資料,這對電腦處理來說都不算難。以「資料庫」來管理也方便(註),然而,在限制多的地方,也就難無法處理。再者,先前的人員離開了,接下來的人不懂,也就前功盡棄。

使用普及廣為大家熟知的輔助工具,就是做「功德」。也是前人的腳步足跡。教育如此、筆記如此、文章如此、工作態度亦如此。回想那時組長工作一年的資料燒成4.6GB的光碟在離開職位後仍被索取使用,至今仍留存,甚幸。不用以為自己多厲害無可替代,即使偉人走了也不見地球停止運轉,自恃甚高是危險的事。

留下「說明書」,就是這麼回事,讓大家都可以正常來運作。

就目前處理的來說說吧!

Access是Ms Office的資料庫軟體,直接使用其實也方便,只是維護就對不熟悉的人有困難,若要計算些什麼仍要與其他的配合。所以就用Excel了。

Excel可以當成資料庫來用,只是數量多就複雜。
所以,我
1、建一個「L000索引檔」這就是所謂的「基本資料」檔
2、同資料夾中,對於每個客戶建一個檔案。用L001~L999順序數字加上「名稱」來建立。到999算多的了。特別的有幾個LM01~LM99,到99也算多的。若真的不夠,以英文字母加上也可以增加不少。這數字與紙本是配合的,可以用來找到紙本的資料。
3、在「L000索引檔」的基本資料後加上「索引」的標題欄目,也就是可以利用基本資料的這個索引超連結到客戶的檔案。而客戶的檔案記錄的就客戶的起始及變動過程。

如此也算簡單。
新來的就增加一個檔案,並在索引檔上加資料。
只是有變動時,還是要逐個修正。

無法加上變更部分後,紀錄增加一筆,基本資料也變成最新的。

或在處理過程,會有新的想法。


註: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統一於「中央機構」輸入基本資料在資料庫中,其他「地方」只要和「統一發票」一樣,資料與中央機構連接來讀取抓取,不會做重覆的事,沒有多餘的人工浪費。維護也簡單,只是「數位部」花了如此多的錢,若只在美觀上處理,那就不值了!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機場載女兒。車上聊聊。

6/12日大女兒從金門回來,到機場載她。剛好中午時間,就到「國際耀谷素食館」用餐。


路上她談到,在非本科系的課程上擔任小老師,這老師對她表現的態度及行為印象不錯。還問到她是否在二年級時,可否選這老師的課並來幫忙擔任小老師。話題當然不止這,還有談到要自行到其他地方遊覽,騎車、搭公車、火車、…等。順此,就問了她「對於博愛座讓座的問題」有什麼想法?因為這些問題也常在社會新聞出現,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此種行為多有抗拒,問她只是瞭解想法也沒有正確答案,只是,我先說了「你的想法肯定與我不同」。聽完後,她的想法較為正向且不會有反對抗拒。她也回問了我的想法(註),並與其分享。

這也許是大環境的不同、世代的不同、教育的不同,導致了有新聞上的衝突問題。

以往的交通工具公共的多,公車多員林客運、台西客運、台中客運,遠途的大車也競爭激烈。自己擁有的私人交通工具則是少數人才有。

所以,次數不夠多,困難不夠多,沒有實際的體會親身去處理,也就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多的是人云亦云,思想上的主幹為何或是支持自己立場的是什麼原因不知。或說是眾多的筷子聚集在一起也難折斷,然而,匯集如此多的訊息,有無矛盾於其中,誰又曾想過,過濾過。或者隨著那些外在環境的變動,想法就跟著變,如此,就不是真知了!

「真」是有常的。找到有常的想法,不是依附在無常的變動上,才能有拳拳服膺之物。

我的想法,早期有寫過,不知是否紀錄在這「部落格」中。就註記在最後吧!

這話題其實也不宜父母親自己來說,早期是學校師長要指導的。也就是師長指導學生與父母親的態度。家長指導子女對師長的尊重。也因為現在的教育的缺失,就只能在言談中暗示一些想法與態度。

註:

我讓座的想法,是因為看到其他的長者,我會想到家中的父母。我並不是常年在父母身邊,當遇到這長者,我讓座給他。心中也是期盼著,當父母在外有相同遭遇無座位時,能有年輕人禮讓座位給他們。同樣的道理,當我與晚輩相處時,為老師、為長輩親切和善的對待,或聆聽或指導,並多耐心寬容或指正,也是期望自己的子女在外能遇到能幫助她們的長者。如此而已。

這不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另一種解釋。也就是將這「以及」兩字的拆解,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不正是如此嗎?

亦即,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將這「以」字單獨解釋,更加適切。




2025年6月12日 星期四

國慶煙火在南投

國慶放煙火,我也忘了是從何時開始,就像是過生日要吃蛋糕一樣。最早,這些都是沒有的事。

搞了這些事,久了成了習慣,不處理反而覺得反常;就如一個清寒克苦之家,自從某年開始領補助,且常年領補助,久了後來有哪年沒有領到,反而覺得被虧待,還要抗議還要投訴。當時(民97)在代理教師兼特教組長業務時,也有如此情況。

煙火在南投(2025年)我不覺得是好事。尤其是現在的政府,沒有明顯的政績、沒有確實的作為、製造群眾仇恨敵對的心態,且空口白話推託卸責,使其無暇來對政府管理或執行來查看明細。

突然改變舉行辦理活動的場所且改在這兒,第一個想法,就是想來找事找喳。

辦的好,總有找到不好的地方,那小缺陷就成炮口可以炸成大洞。
辦的不好,那就要更大肆的宣揚,恨不得將小波浪攪成洶湧怒濤。
例:沒錢可以辦得好,以後不用給。沒錢還辦不好,給不如不給。

故好不好是其次,如何防患及防犯之後的事,才是重點。

壞人常是欺善怕惡。善者不是喜歡被欺,善人也不是不惡,是因為不想做。壞事誰不會做,它是簡單的事容易的事。區別就如同破壞與建設一般。也如同「死」「生」過程的區別一般(註)。

個人行為與思想、團體、環境有關
思想與家族、家庭、家長、教育有關

道不同,本難與之溝通
氣若合,心境怡然自得

圖片來源

註:

建設:耗工費時還需設計動用人力
破壞:拆炸成垃圾

生:懷胎十月呵護營養補給
死:一刀、一槍、一意外...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選購資料夾。一日素食

整理資料,資料夾還蠻缺的,而且文件規定都是要「永久」保留的,就去文具行選購。

因為昨日(6/10)手被劃傷,到文具行問了下店員並找了找。也看到與昨日相同的資料夾,看來是不錯,只是還是選了原始一點的資料夾。算是怕再被割傷吧!

回家看一下大姆指的傷勢,沒有包紮,抹「萬紫千紅」,算好的快的。無刻意擺拍的,這手勢是在比「讚」嗎?

中午的「一日素食」第一次用餐,還不錯,只是我對餐點內容要求不高「能吃飽解飢感」就該感恩。一般人都認為這「秋葵」黏液(註)對胃很好,只是教室說法正好相反。我也不買不吃,這也是吃別人煮食的困擾。困擾的解決也是比較而來,要「不吃飢餓」還是「吃解飢餓」的選擇。當然其他「入口之物」,人會有更多的選擇,決定權都在自身。若「病從口入」也就只能自求多福。


註:解說一下教室老師說原由吧!這就有所謂的「同性相溶」的說法,也就是胃在生出胃酸時會先產出黏液來保護胃壁,也因此酸在胃中不會對胃有損傷。而吃進這黏性的食物,會和胃產生保護機制的黏膜混淆,以假亂真產生不足量的保護,就容易對胃造成損害。輕則胃壁受傷受損。重則胃出血胃穿孔。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鐵鏈柱斷手劃傷,兩件事

早上到工地煮午餐,要到辦公室時,就看到這鐵鏈柱斷了,斷多久了也不知,來來回回就沒多加注意,也就今天(6/10)看到,拍個照(圖一)做個紀錄。

圖一

中午吃完午餐,要回辦公室前,又近拍一張(圖二)知曉一下原因,看來是底部腐蝕,這鐵鏈很重承受不住就倒了,裡面還被放了瓶罐,製造麻煩當有趣。

圖二
快下班時,在裝資料夾時,劃破了手指頭;大姆指。用了教室學的手法處理一下。
1、用衛生紙先將流出的血吸走,避免到處流。
2、放鬆切割開處會產生的神經緊張。
3、再來就是用另一手的姆指、食中指,+-接合,在工地時算是常常做的,這次也如此處理。下班前就不流血了。又一次的證實。


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分際」不清不得人心

包含屬於給兩個數學題。號誌左右團體成員要清𥇦。誰是為主誰為賓,該言賓者為客名客卿。來者是客常食客,有為智謀有力取,反饋建議客償稅。待客之道是主人的應對。濫竽充數喧賓奪主則是為客者之心態。有否主從之分?有。然身份去除也孑然一身。

人,有不同的角色。在工作場所也是。所謂的「不在其位,不謀其職。」就是要學會「分類」,將麻將(144張)是無法放在撲克牌(54張)中來處理,規則不同,玩法不同。當然,若是多的拿取少的來「一對一」替代,或是少的再加入其他可以區別的圖像來取代缺少的,那就只是表相的替換。熟悉環境罷了。

分類,可以有眾多分界的方式。公與私就是其中一種。
公司有所謂的職位階層,就淺分為三類
一、以管理權限來分,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等。
二、以身份來分,主管、幕僚、承辦、協助等。
三、以部門來區分,A、B、C、D、E、其他等。
四、以享有福利的不同,公保、勞保、農保、國保等。

話說,「農人享農保,在E部門做工作,來協助辦理事項。」這句話跨了三個分類,那就要看談論者要關注在那個層面了!
他是農人農保沒錯。
他是協助人員也沒錯。
他有做工作不一定是E部門的工作內容,也沒錯。
但做著E的工作內容,但又說不是E部門的工作,那就奇怪了!

學校也有不同的職位階層
一、以管理權限來分,校長、主任、組長、導師、專任。
二、以身份來分,正式、代理、代課、兼課等。
三、以工作內容來區分,國、英、數、理、社、其他等。
四、以享有福利的不同,公保、勞保等。

話說,「勞保的代理老師,在訓導處做組長的工作,並教授數學課。」這句話跨了四個分類。
他是勞工所以保勞保沒錯。
他是代理老師、有組長職權、教數學課,都沒錯。
但說他做著組長的工作,在這義務中就享有組長的福利,這就不對。
或是他常去兼課體育,就說他是體育老師,也不對。

硬要將這說成那

職、位、分、際,若混亂。是得不到人心的。也無法令人信服。


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

可惜了。喪葬過程

在星期六(6/7)晚上和老婆聊天,也才知道竹山鎮在星期天(6/8)晚上有「送肉粽」的儀式。到FB的社群「竹山人聊天室」看一下「截圖」(圖一)才知,這…與我之前在岳母喪禮儀式後寫的「禮儀社的心態」(2019/10/11)一樣。利用「家屬的心安與否」來營利,連結就不給了。

前幾天文中寫的「八苦」並非各自獨立,是複雜的(註一),例:「死、愛別離」也有相關連。幼兒時參與外祖母過世、祖母過世、各位伯父、各位舅父的喪禮。也看過不少路邊擺設靈堂的。喪葬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有誰不知?有誰不曉?從看到這些喪葬過程,有了什麼心得?

1、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及時行樂」這話題前幾天說過了。
2、讀萬卷書?這是好的,可以他人的傳記中得到知識,智慧還需看這書中有無指教。
3、行萬里路?這也不錯,看山看水知地理曉人文,至人面桃花還不知收穫意義,就可惜了
...等等

甲說,看過無數的大體,無懼生死?我倒不信。看人走險地與親臨,本就不同。
乙說,我看過不少的布袋戲了,對於生死反而更心存敬畏!哦,布袋戲的義象已少有人知。能知異象,難得了!

要知甲乙有何關聯,不用問,仔細觀察異同就能知曉。況這答案「釋佛」(圖二)都解答過了,花了一生來解答,並留下許多範本,不是新鮮事!相信不相信。處理不處理。修正不修正。都在自己。

若處理喪葬久了,對於此事麻痺無有感知知覺亦或輕忽,就可惜了
甚者是,都委託給禮儀社,我又何需有什麼瞭解?交給專業(註二)的就好了,這更可惜了

而最重要的「心安與否」成了關鍵,切莫讓人依此來綁架。


圖一:來源「竹山人聊天室


圖二:網上截圖。黑神話,悟空裡的吧!忘了


註一:
螢幕的RGB是光的三原色,以各自的次方數來調整可以出現出如顯示器、繪圖軟體上的調色盤。這「八苦」就是八種基本元素,以每個人各自的多寡用相同方式來顯示,豈不是更複雜!

註二:
專業在表象上,還是對無形的世界真的能有感受,是不同的。話說,真的感受到的話,對於金錢就不會如此的看重了。












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

回想以前資訊公司的制度

這天早上(6/6),辦公室來了位資訊的相關人員,長官談了些時間後,就談到目前使用上的問題,回應上傳檔案有問題無法開啟,本想再說,也沒機會說,就不多言。

之前在資訊公司的經驗,這人員雖說是資訊公司派來的,在外跑業務的通常不是設計師工程師,只是稍懂善於口說,而工程師也沒空在外跑業務(註)。或分為下:

一、接業者(窗口)
業務能力強,口才能力好,這設計能力就比較一般,有空時也就幫忙測試程式軟體,所以對於程式軟體會熟悉介面與使用,問題源由為何如何解決,也只有將問題帶回公司,與工程師溝通後,讓工程師來處理,能不能解決不是他來決定的。

二、設計者(後台)
工程師的設計能力強,口才就差些,有時沉浸在寫程式、檢測、除錯時,有人還會喃喃自語自問自答或做一些肢體動作輔助。就客戶的要求,一般性普遍性的,本就除錯修正,這等正常操作。來個一家客戶的獨特、特別要求,不想做的說無法處理最簡單,其實,問題不是真的無法處理,只是太複雜不想花心思。也沒有工程師會想特別的花時間來處理而接下,若另有其他的獎金費用就不一定了!

三、業務能力強,設計能力也強的,公司就是撿到寶了。


註:
簡單的程式設計就有可能兩者要兼備,記得康和(民87)時,接觸的是銀行相關的電腦程式修訂,也就是千禧年的問題,只是為何選用COBOL或許少用就不容易被歹人關注吧!前台的實機操作、後台測試機操作若是在傳輸沒分辨好,就會影響到正常的作業。這不同「戶外大螢幕」工作性質而成為另一部門那些前輩口中的「接單、維修、外務」日常對話,常常聽到。



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工地整理要盡快告一段落

物品整理有些麻煩。除了私物、公物可以分得清楚外,那些公費消耗品或是私人用過的物品的丟棄與否?

例:下方這桶從家中帶來的清潔劑原本是倒在小瓶中的,現在就放在廟前了。也算是回報感謝每天的用水。


私人物品的購置是否堪用、佔用、留用,每天中午花些時間處理,再留些時間休息,花了不少天的時間。

時間花費愈多,愈讓人覺得我放不下。況看這兒的草愈來愈長,又不是份內要做的事,總像是在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之前,也貼了不少私物,該拆的拆,該丟的丟,該銷毀的銷毀,可以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盡量回收,也就只能如此了!

希望六月前能完成,愈早愈好,鑰匙也該歸還,車子也該歸還。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與喪葬相關的是嚴肅的事

下午(6/5),有○○禮儀業者來到辦公室。與這業者在2019年有實質(註一)的接觸過,見其與家屬(註二)互動的態度不喜歡。知其底(裡),才會明白表面包裝的用意

喪葬,對我而言是嚴肅(註三)的事。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嚴肅是在處理的態度上,「相關的事」就是要嚴肅。
何謂嚴肅?嚴謹,肅敬。
嚴謹是在處理事件的過程。
肅敬是在面對處理的心態。

有嚴肅的態度,即使處理的不好有缺失,必然在有形無形上會有冥冥中的助力來補足。

嚴肅的事,有人會用不同的態度面對。只是,我不會,也不想。所謂「井水不犯河水」,不用將我拖下水。

這工作雖不像殯葬業在第一線與家屬接觸。只是,管理者的心態也是重要的。

殯葬管理」=>「殯葬業」=>「亡者喪葬禮」也算是一脈相連的。

對待自己的喪葬事有人可以很開放,我也可以,什麼安寧醫療、放棄急救、不插管、不捐器官、…等。都簽了。也在處理岳母、家父的喪事後和家人談過感受及自己想要的方式。但嘻嘻哈哈搞得很快樂,我不行。

對待自己家人的喪葬事,有人或許可以很開放,嘻嘻哈哈搞得很快樂,我仍舊不行。

對待別人家的喪葬事,更千萬不行輕忽。否則,這將與「廢死」的態度雷同。招惹不少的怨氣聚集,不是好事。

哪些該嚴肅?哪些不用嚴肅?分清分際也能輕鬆自在。



註一:辦理岳母喪葬的禮儀社
註二:就是我
註三:財力與嚴肅無關,用金錢是能建構出華麗的儀式,但不是成就莊嚴禮數所必備。



圖片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668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盜法者與非盜法者的區別

早上(6/4)聽到施兄談到他的親身經歷,如中邪般無緣無故的嘔吐(註一),又在處理後不一會兒突然間好了。有人說是巧合、有人心中存疑、…。沒有經歷過的,倒是像在聽故事小說。我聽完後雖沒有多言附和,腦中回想到的是這與我小學三年級升四年級(民70年左右)的經歷有些雷同。

回顧一下

記得是小學生放暑假前,導師說了與佛鬼神相關的事,或許是中元節快到的關係吧!這老師說的關鍵字就是「拜歸拜,不要迷信」。這就是前因。

這天,我與母親至居家附近的土地公廟拜拜,看母親點香拜拜口中唸唸有詞,而且還等了很久,不耐煩的我就說出了這句話:「我們老師說『拜歸拜,不要迷信』」。回到家中後,我就一直發燒,看醫生吃藥都好不了呢,將近一個星期也沒有好轉的跡象,還好是暑假!

也不知母親那來的靈光一閃,突然就帶我到那土地公廟拜拜,我身子無力的跟著,母親口中是唸唸有詞,說完要我拜一拜,又是唸唸有詞,結束最後和我說「以後經過這裡都要拜一下」,我說好。回到家中,也就好了!

「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去感受。」是我對自己的子女常提醒的事。這兒沒有提到要「說」,就是「說」出口不是簡單的事。

口說本來就要留意,一般說的「十惡業」口業佔了四項也就是四成,將近一半,怎能不在言語上多加注意!而有沒有「盜法」這種行為,在「說」的言論表現中也可以容易判斷。

有些人喜歡聽人說,就如同聽人演講一般,因為這是他人的精華,聽完之後就到處說,說的是引經據典比起經典有過之無不及,道的是頭頭是道比起得道高僧更甚之而無不及。也不管來源出處源由、也不管自身是否有過相同的感受,拿來就用,好似專家、好似懂很多、好似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不知為的是啥為何有這種舉動?是想受觀注、想有話題、不想冷場嗎?

只是,

引用到好的,或自己受到掌聲,出處就像自己說的一樣。這不就是盜法?
轉述到壞的,或如同水過無痕,這不就是散布謠言怎能是無關緊要之事?

聽來的,不是不能說,應該要「感同身受」不如說是「身受,感同」。 尤其要將從何而來,或是「出處在何處」「出處不在自己」闡明出來。

否則,就是為了受到他人的關注。

若想要引用他人之言又想因此受人膜拜,這不就是盜法者(註二)的心了!

慎之!慎之!

補記一下
今日(6/4)李兄將一舊檔案修正成方便民眾使用且易於看懂的新檔,覺得很好我也算是受惠者。我在將這檔案上傳到網站供人下載時,因為與我業務有相關,就註明一下這檔案的編修者。一是認為這真的是花了心思編修利於大眾的檔案。二是避免剛接觸這工作這檔案又出現會讓人誤認為是我處理的。如此也是區別。
吾之心態是不想盜法的!


註一:
記得之前曾在宮廟走動的陳○德同修說過,這噁氣打嗝除了一般的消化道關係,就是有靈體要與此人溝通。正乩身也常是因此而來。

註二:
盜法者,就是拿別人的話來當做自己的言論,目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崇拜與景仰。舉例來說:盜法者有點像現在的AI,而AI也可以說是在盜法,只是它沒有特定的形體、也沒有想要獲得取得他人膜拜的心境。
簡言之,就是
1、喜引經據典。
2、為得人信仰。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享樂不用在人間

逛那些社群軟體,不管是台灣、內陸、還是其他國家的,不少的網紅、博主、或是有粉絲的主角,這影響人數眾多者還是要多注意,尤其在公開場合上的正式發言,因為法師不小心的的誤傳都要成為狐身,更何況是故意的散布。《指月錄卷之八。六祖下第三世。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些想要傳播散布的想法念頭若是有偏斜,自身反思後想來會令人覺得不妥而掛心,除非聽者自行解開,否則這導正的責任就成了散布者的工作了。

舉個例子:單單的說這「及時行樂」並不好,這詞句還要分層次的。

以「享樂」而言,在無形的識覺場域如夢境一般,想要美食美酒就有美食美酒、想要美女就有美女、想要財富就有財富、想要權力就有權力、想要得什麼就能有什麼…。若要的是這些,請問,為何要在人間?在那無形的世界、神的世界、靈的世界、鬼的世界、…就可以得到了。人間反而不易得到這些呢,為何要在人間獲得

到人世間來的意義又是啥?

從八苦來看: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及五陰熾盛。或也可以知道呢!
這是本有的東西,不是要宣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人吃苦的意思!(註)

就我而言,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至少吃喝玩樂不是我的意義。
吃只求吃飽,那些吃播、那些美食、那些技術、…,即使看了流口水,也不會讓我嚮往。
暍只在解渴,什麼美酒、什麼飲料、什麼口感、…,看來特別,也不會讓我想嘗試。
玩樂對我而言也算是蠻累的事,走走看看一次也就足夠,再去就累了,也許帶人前往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我的意義在
相信、目標、實踐、完成。
感受、尋找、體驗、心得。
記錄、累積、回顧、反思。
我在、我做、我得、我有。
入境、煉靈、進階、隨行。

你的意義呢?
找到自己的吧!
給個AI查詢,供參考,如下

AI 摘要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充滿著選擇、挑戰和成長。 它也是不斷探索自我、體驗世界、創造意義的過程,最終達到圓滿。

更詳細的說明:

人生就像一本書,每一頁都記錄著我們的經歷。 我們經歷著喜悅、悲傷、成功和失敗,這些都是塑造我們個性的重要因素。

人生就像一個選擇的過程:

選擇: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選擇,從決定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到決定未來要走哪條路,這些選擇都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走向。

挑戰:

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挑戰,有些挑戰讓我們感到困惑和挫折,但有些挑戰則讓我們成長和進步。

成長:

經歷這些挑戰,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成長為更成熟和更完善的人。

人生是一個旅程,也是一個創造意義的過程:

探索:

我們應該不斷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並根據這些了解來規劃自己的未來。

體驗:

我們應該勇敢地走出舒適區,體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環境,擴展自己的視野和體驗。

創造意義:

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創造意義,例如幫助他人、追求知識、創造藝術,或者只是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最終,人生達到圓滿,並非完美無缺,而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勇敢地面對挑戰,並不斷尋找生命的意義。

總之,人生就像一條蜿蜒的河流,我們需要不斷地適應環境,勇於挑戰,才能到達生命的終點,達到圓滿。

AI 回覆可能有誤。

 




註:人能擁有,AI不能擁的。就是!




布施一碗麵

長官突然送來了一碗麵且是素的,因為未事先知曉,午餐都煮好了,再吃這就太多了。就和之前的煎包一樣,布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