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

回想以前資訊公司的制度

這天早上(6/6),辦公室來了位資訊的相關人員,長官談了些時間後,就談到目前使用上的問題,回應上傳檔案有問題無法開啟,本想再說,也沒機會說,就不多言。

之前在資訊公司的經驗,這人員雖說是資訊公司派來的,在外跑業務的通常不是設計師工程師,只是稍懂善於口說,而工程師也沒空在外跑業務(註)。或分為下:

一、接業者(窗口)
業務能力強,口才能力好,這設計能力就比較一般,有空時也就幫忙測試程式軟體,所以對於程式軟體會熟悉介面與使用,問題源由為何如何解決,也只有將問題帶回公司,與工程師溝通後,讓工程師來處理,能不能解決不是他來決定的。

二、設計者(後台)
工程師的設計能力強,口才就差些,有時沉浸在寫程式、檢測、除錯時,有人還會喃喃自語自問自答或做一些肢體動作輔助。就客戶的要求,一般性普遍性的,本就除錯修正,這等正常操作。來個一家客戶的獨特、特別要求,不想做的說無法處理最簡單,其實,問題不是真的無法處理,只是太複雜不想花心思。也沒有工程師會想特別的花時間來處理而接下,若另有其他的獎金費用就不一定了!

三、業務能力強,設計能力也強的,公司就是撿到寶了。


註:
簡單的程式設計就有可能兩者要兼備,記得康和(民87)時,接觸的是銀行相關的電腦程式修訂,也就是千禧年的問題,只是為何選用COBOL或許少用就不容易被歹人關注吧!前台的實機操作、後台測試機操作若是在傳輸沒分辨好,就會影響到正常的作業。這不同「戶外大螢幕」工作性質而成為另一部門那些前輩口中的「接單、維修、外務」日常對話,常常聽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