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盜法者與非盜法者的區別

早上(6/4)聽到施兄談到他的親身經歷,如中邪般無緣無故的嘔吐(註一),又在處理後不一會兒突然間好了。有人說是巧合、有人心中存疑、…。沒有經歷過的,倒是像在聽故事小說。我聽完後雖沒有多言附和,腦中回想到的是這與我小學三年級升四年級(民70年左右)的經歷有些雷同。

回顧一下

記得是小學生放暑假前,導師說了與佛鬼神相關的事,或許是中元節快到的關係吧!這老師說的關鍵字就是「拜歸拜,不要迷信」。這就是前因。

這天,我與母親至居家附近的土地公廟拜拜,看母親點香拜拜口中唸唸有詞,而且還等了很久,不耐煩的我就說出了這句話:「我們老師說『拜歸拜,不要迷信』」。回到家中後,我就一直發燒,看醫生吃藥都好不了呢,將近一個星期也沒有好轉的跡象,還好是暑假!

也不知母親那來的靈光一閃,突然就帶我到那土地公廟拜拜,我身子無力的跟著,母親口中是唸唸有詞,說完要我拜一拜,又是唸唸有詞,結束最後和我說「以後經過這裡都要拜一下」,我說好。回到家中,也就好了!

「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去感受。」是我對自己的子女常提醒的事。這兒沒有提到要「說」,就是「說」出口不是簡單的事。

口說本來就要留意,一般說的「十惡業」口業佔了四項也就是四成,將近一半,怎能不在言語上多加注意!而有沒有「盜法」這種行為,在「說」的言論表現中也可以容易判斷。

有些人喜歡聽人說,就如同聽人演講一般,因為這是他人的精華,聽完之後就到處說,說的是引經據典比起經典有過之無不及,道的是頭頭是道比起得道高僧更甚之而無不及。也不管來源出處源由、也不管自身是否有過相同的感受,拿來就用,好似專家、好似懂很多、好似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不知為的是啥為何有這種舉動?是想受觀注、想有話題、不想冷場嗎?

只是,

引用到好的,或自己受到掌聲,出處就像自己說的一樣。這不就是盜法?
轉述到壞的,或如同水過無痕,這不就是散布謠言怎能是無關緊要之事?

聽來的,不是不能說,應該要「感同身受」不如說是「身受,感同」。 尤其要將從何而來,或是「出處在何處」「出處不在自己」闡明出來。

否則,就是為了受到他人的關注。

若想要引用他人之言又想因此受人膜拜,這不就是盜法者(註二)的心了!

慎之!慎之!

補記一下
今日(6/4)李兄將一舊檔案修正成方便民眾使用且易於看懂的新檔,覺得很好我也算是受惠者。我在將這檔案上傳到網站供人下載時,因為與我業務有相關,就註明一下這檔案的編修者。一是認為這真的是花了心思編修利於大眾的檔案。二是避免剛接觸這工作這檔案又出現會讓人誤認為是我處理的。如此也是區別。
吾之心態是不想盜法的!


註一:
記得之前曾在宮廟走動的陳○德同修說過,這噁氣打嗝除了一般的消化道關係,就是有靈體要與此人溝通。正乩身也常是因此而來。

註二:
盜法者,就是拿別人的話來當做自己的言論,目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崇拜與景仰。舉例來說:盜法者有點像現在的AI,而AI也可以說是在盜法,只是它沒有特定的形體、也沒有想要獲得取得他人膜拜的心境。
簡言之,就是
1、喜引經據典。
2、為得人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